6年來,全國各地區智慧財產權綜合發展指數保持平穩增長,各地年均增幅的中位數為2.83%。各地發展差距擴大的趨勢開始放緩,進入一個相對穩定發展階段。以下對中國智慧財產權現狀分析。
2017-2022年中國智慧財產權行業市場發展現狀及投資前景預測報告表明,智慧財產權保護在中國還處於發展中階段,中國的智慧財產權研究開始的比較晚,因而在智慧財產權保護方面顯得有些薄弱,在法律上,中國智慧財產權保護的條文雖然已經達到相當的高度,但事實上,並不能起到相應的效果;在社會上,國民對智慧財產權保護的意識比較薄弱,因而很多時候法律也只能以儆效尤,但是,對智慧財產權的保護,歸根結底還是需要全民意識提高,每個公民都有了智慧財產權保護意識,這樣法律實施起來才能夠順利。因而說,當前的中國還應該抓好公民的智慧財產權保護意識建設。
我國智慧財產權制度建較晚,只有20多年的歷史。通過20多年的發展,我國已經形成了與Trips協議要求基本一致的專利法、商標法和著作權法等智慧財產權法律,並制定了其他有關智慧財產權的法律、條例。但是我們應當清醒地認識到,我國智慧財產權工作總體狀況還存在著與國家經濟、科技和社會的發展要求不相適應,以及與面臨的國際新形勢的發展要求不相適應的問題。主要表現在:
①智慧財產權意識薄弱。2008年,全國42.6萬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中申請了發明專利的約占企業總量的2.l%,獲得發明專利權的約占企業總量的0.6%。目前我國自有品牌商品出口量占總出口量的比重不足10%,國內出口企業(外資企業除外)中擁有國內註冊商標的不到20%。
②我國的智慧財產權基本法律體系存在局部缺失,有些法律的可操作性不強,需要完善和修改。
③與智慧財產權有關的管理部門很多,在條塊分割的管理體制下,管理部門之間缺少溝通渠道和協調機制,政策協調性差,管理越位和缺位現象並存。
④智慧財產權保護達到中高收人國家水平。但智慧財產權執法水平不高,尚存在一定程度的地方保護。
⑤大部分企事業單位的智慧財產權管理制度不健全,缺乏靈活運用智慧財產權制度和國際規則的能力,企業運用智慧財產權戰略的層次較低。
智慧財產權作為一種無形財產權,是一種十分重要的經濟資源。在當代,智慧財產權也已成為一個戰略問題,在國家和企業中的地位不斷提升。隨著我國加入世貿組織,我國越來越重視對智慧財產權保護,但中國保護智慧財產權的現狀令人堪憂。
總體來看,我國的專利和商標目前已經處於高位,位居國際前列。同時,國內專利、PCT、國外專利以及國內商標和國外商標還保持了快速的增長態勢。
我國亟需進行智慧財產權的主動保護,這是積極應對國內外壓力的要求,更是內在的發展需求。智慧財產權在我國經濟發展和產業競爭中的作用十分突顯。目前,我國的技術發展階段正從以仿製和引進技術為主轉向引進技術與自主研發相結合;部分行業的產品結構從低端向中高端轉移,企業和產業發展面臨激烈的智慧財產權挑戰;維權成本高,侵權成本低,假冒、侵權的主要受害者是國內企業。因此.實施智慧財產權制度和保護智慧財產權不僅是加入WTO和解決國際智慧財產權糾紛的要求。更是我國實現經濟體制轉軌,激勵創新,提高企業、產業和地區競爭力,增強國家綜合實力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