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多年發展,我國已經成為全球智能電錶晶片生產大國,在國內電網建設和改造的過程中,國內市場需求旺盛,同時出口也在不斷增長,從而拉動全國智能電錶晶片產量的穩定增長。以下對智能電錶晶片市場現狀分析。
歷時7個月上海貝嶺以5.9億元收購銳能微已經得到證監會審批通過,銳能微目前在國內智能電錶計量晶片的市場占有率位居第一,上海貝嶺將藉機成為國內智能電錶計量晶片最大的供應商。
日前,深圳市銳能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銳能微」)發布了2017年中報,中報顯示,今年上半年營業收入為5664.43萬元,較上年同期下滑2.48%;歸屬於掛牌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1355.7萬元,較上年同期增長4.99%;截止今年6月30日,銳能微資產總計為1.33億元。
電子式智能電錶,是在電子式電錶的基礎上,近年來開發面世的高科技產品,它的構成、工作原理與傳統的感應式電能表有著很大的差別。感應式電錶主要是由鋁 盤、電流電壓線圈、永磁鐵等元件構成,其工作原理主要是通過電流線圈與可動鉛盤中感應的渦流相互作用進行計量的。而電子式智能電錶主要是由電子元器件構 成,其工作原理是先通過對用戶供電電壓和電流的實時採樣,再採用專用的電能表集成電路,對採樣電壓和電流信號進行處理,並轉換成與電能成正比的脈衝輸出, 最後通過單片機進行處理、控制,把脈衝顯示為用電量並輸出。
通常我們把智能電錶計量一度電時A/D轉換器所發出的脈衝個數稱之為脈衝常 數,對於智能電錶來說,這是一個比較重要的常數,因為A/D轉換器在單位時間內所發出脈衝數個的多少,將直接決定著該表計量的準確度。目前智能電錶大多都 採用一戶一個A/D轉換器的設計原則,但也有些廠家生產的多用戶集中式智能電錶採用多戶共用一個A/D轉換器,這樣對電能的計量只能採用分時排隊來進行, 勢必造成計量準確度的下降,這點在設計選型時應該注意。
電能計量晶片作為智能電錶的核心器件,直接關係電能表的計量精度和工作可靠性、穩定性等產品品質。隨著中國智能電網建設進程的加快,電能計量晶片市場進入了快速發展期。
2009年,由於國網公司發布智能電錶標準,相應調整了電能表統一招標進度,國內電能計量晶片市場規模略有下降。2010年下半年起,國網公司開始加大智能電錶招標數量,智能電錶銷量大幅增長,從而拉動了國內電能計量晶片需求的快速增長。2011-2015年,國內電能計量晶片市場規模(按銷量)年均複合增長率達7.41%。
2013年中國國內電能計量晶片市場規模大幅上漲至14147萬顆,增速同比上漲30.2%。2014年,智能電錶招標總量依然保持增長,中國電能計量晶片全年實現銷售15,468萬顆,較2013年增長9.34%。2015年,全年銷售數據穩定在14877萬顆。
綜上所述,隨著國家綜合能力越來越強,科技越來越發達,技術不斷創新,人才越來越多,大量的便利將促進智能電錶晶片市場現狀的發展,未來智能電錶晶片將領跑全球,也相信未來智能電錶晶片會越來越好,給我們帶來更多的驚喜和便利。以上對智能電錶晶片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