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技術已經成為衡量一個國家科技創新的重要標誌,除了在醫療、音樂等新興領域大展身手外,在傳統工業領域,智能機器人的地位也越來越高,以下是智能機器人行業政策及環境分析。
智能機器人行業分析指出,智能機器人既是先進位造業的代表行業,也是製造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同時還是改善人類生活方式的重要切入點。智能機器人具有廣闊的市場空間和發展前景,也面臨著難得的發展機遇。
2019年,各地方政府也大力支持發展機器人,陝西、遼寧、黑龍江、福建、河北、江蘇等省市均已出台支持機器人應用的相關優惠政策。
從長三角地區的政策可以看到,江浙滬省市機器人發展的目光,主要聚焦在產業技術創新、人工智慧引入、領域結合應用等方面。智能機器人行業政策及環境指出,上海希望通過技術創新加大機器人在生產線上的應用,通過產能的擴大實現產業規模的提升;江蘇計劃加強與人工智慧技術的集合,推動工業、服務、特種三類機器人的智能化發展;浙江則重點關注機器人場景應用拓展,和細分領域的換人需求滿足。
從珠三角地區的政策可以看到,智能機器人產業發展的重點集中在基礎核心技術和企業培育兩方面。福建特別將核心零部件的技術發展寫入新的政策之中,廣東則一直推動本土高產能、高技術企業的成長和發展,積極建立先進位造基地,助推行業產值的增長和規模的擴大。
此外,還有16個省市在「智能製造」規劃、17個省市在人工智慧規劃中設置了「智能機器人專項」,智能機器人行業政策及環境指出,幾乎所有省市均在戰略新興產業發展規劃、科技創新規劃、新興產業發展規劃、高端裝備發展規劃等「科技類」規劃和工業轉型升級規劃、工業和信息化發展規劃、製造業振興升級專項行動方案等「工業類」規劃中提及「機器人」。
2019年4月,工信部、發改委、財政部聯合印發《機器人產業發展規劃(2019-2020年)》明確,到2020年,自主品牌工業機器人年產量達到10萬台,六軸及以上工業機器人年產量達到5萬台以上。服務機器人年銷售收入超過300億元,在助老助殘、醫療康復等領域實現小批量生產及應用。
智能機器人既是智能製造的關鍵支撐裝備,也是改善人類生活方式的重要切入點。隨著技術快速發展,近幾年人工智慧在機器人領域取得了不俗的成績。大力發展智能機器人製造產業,對於打造中國製造新優勢,推動工業轉型升級,加快製造強國建設,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意義,以上便是智能機器人行業政策及環境分析所有內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