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研究機構31日發布的一份報告稱,G20成員中已開發國家的網際網路經濟占GDP比重平均為5.5%,發展中國家平均為4.9%;中國為6.9%,網際網路經濟水平超過已開發國家平均水平。
該報告對G20國家和地區的網際網路發展歷程、網際網路治理、面臨問題以及未來趨勢等進行系統研究,把握全球網際網路發展動態和趨勢,為中國網際網路治理、開展國際合作提供參考。
新經濟形勢下網際網路行業發展前景預測及戰略諮詢報告表明,網際網路經濟GDP占比是綜合反映一個國家網際網路產業發展的重要指標,是經濟增長的新動力,報告顯示,英國、韓國、中國、歐盟、印度和美國的網際網路經濟占 GDP比重分別為12.4%、8%、6.9%、5.7%、5.6%和5.4%,在G20成員中居於前六位,其中英國一直保持領先優勢,網際網路經濟對GDP 的貢獻率超過美國和中國,說明其已是一個數字商業化國家。
報告顯示,全球網絡用戶突破30億,占世界總人口的40%,其中G20網民用戶達22.4億,普及率為50.2%,高於世界平均值,中國網民達7.1億,為全球網民數量最多的國家。隨著中國人口紅利漸失,網民增速出現瓶頸,印度網民增速的後發優勢顯現,成G20成員國網民增速最快的國家,移動網際網路的蓬勃發展將推動新生代網民的快速形成。
報告同時指出,G20網絡社交平均水平為48%,高於31%的全球平均水平。韓國擁有全球最快的平均網速,為網民使用社交網絡提供了重要基礎。中國網絡社交水平高於全球但略低於G20平均水平,已接近網際網路普及率,需要突破上升阻力。印度雖然作為全球社交媒體的重要市場,但其本土社交平台的應用市場較小。
受各國網民用戶數量、消費習慣等多因素影響,G20電子商務發展水平分化明顯,報告顯示,美國電子商務交易總額以絕對優勢處於領先地位,其中B2B市場占九成以上,中國和日本的電子商務交易總額相近,但日本的B2B交易規模高於中國,中國B2C優勢明顯,印尼、阿根廷以及沙特等國家發展水平較低,與網民消費習慣轉變和對電子商務缺乏安全感有關。
「中美在全球零售電商市場已處於兩強並列,」報告統計,2015年全球零售電商交易總額達到了1.74萬億美元,並在過去三年平均保持每年20%的增速。中美日三國的電商企業占據全球十強,總交易額達到全球的54.8%,超過一半。其中阿里巴巴、亞馬遜和eBay的交易總額占全球十強總額的80%,阿里巴巴領先亞馬遜優勢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