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行榜 品牌排行榜 專用車 內容詳情
2023年牽引車十大品牌排行榜
 牽引車 2023-05-10 22:01:20

宇博智業產業研究院發布了最新的十大品牌排行榜,此次排行榜是基於多維度的市場數據和消費者需求所編制的,從品質、口碑、市場份額等角度評估了品牌的綜合實力,並覆蓋了牽引車行業領域內最具代表性的品牌。排行榜的發布,旨在為廣大消費者提供最新、最權威、最專業的品牌分析和參考,幫助其了解市場趨勢和選擇最優質、最受歡迎的品牌。同時,排行榜的發布也反映出品牌的表現和市場競爭的現狀,為品牌提供了重要的市場參考和信心。我們將繼續通過市場調研和數據分析,為消費者以及品牌提供更加全面、深入的信息和服務。

一、品牌排行

牽引車行業擁有眾多品牌,如何選擇一家有品質、信用與服務保障的品牌,成為了眾多消費者非常關注的問題。一汽解放、東風汽車、歐曼AUMAN、中國重汽CNHTC、陝汽、上汽紅岩、江淮汽車JAC、大運DAYUN、徐工XCMG、漢馬科技等品牌的成功,體現了這些品牌在品牌形象、產品質量、創新技術、營銷策略等方面的優勢。

表1:2023年牽引車十大品牌排行榜

排名品牌名稱企業名稱省份/地址
1一汽解放中國第一汽車集團有限公司吉林省
2東風汽車東風汽車集團有限公司湖北省
3歐曼AUMAN北汽福田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市
4中國重汽CNHTC中國重型汽車集團有限公司山西省
5陝汽陝西汽車控股集團有限公司陝西省
6上汽紅岩上海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市
7江淮汽車JAC安徽江淮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安徽省
8大運DAYUN大運集團有限公司廣東省
9徐工XCMG徐州工程機械集團有限公司江蘇省
10漢馬科技漢馬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安徽省

二、品牌簡介

(一)一汽解放

一汽解放成立於2003年,一汽集團旗下,中重卡車領域頗具影響力的品牌,以重型車為主,中型、重型、輕型發展並舉的卡車製造企業,擁有牽引、載貨、自卸、專用、新能源、輕卡、客車等產品系列

一汽解放汽車有限公司是中國第一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旗下一汽解放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深交所上市,股票代碼000800)的全資子公司,成立於2003年1月18日,是中、重、輕型卡車及客車製造企業,整車年生產能力34.3萬輛。 2021年,一汽解放共銷售整車近44萬輛。

一汽解放汽車有限公司設立20個職能部門、4個事業部(含10個直屬廠)、1個產品線、2個專業廠、1個分公司、6個合資公司,分布在長春、大連、青島、無錫、成都、柳州、佛山、蘇州、南京、天津十個城市,形成了長春、青島、成都、柳州、佛山五大整車基地,長春、無錫、大連三大總成基地,蘇州、南京、天津三大新業態基地,奧地利、青島、無錫、長春全球四大研發基地的產業布局。

(二)東風汽車

成立於1969年,中央直管的大型汽車企業,主營業務涵蓋全系列商用車/乘用車/新能源汽車/軍車/關鍵汽車總成和零部件/汽車裝備以及汽車相關業務

東風汽車集團有限公司(簡稱「東風公司」)是中央直管的特大型汽車企業,總部位於武漢,現有總資產3256億元,員工16萬多名。東風公司主營業務涵蓋全系列商用車、乘用車、新能源汽車、軍車、關鍵汽車總成和零部件、汽車裝備以及汽車相關業務。事業分布在武漢、十堰、襄陽、廣州等國內20多個城市,在瑞典建有海外研發基地,在中東、非洲、東南亞等區域建有海外製造基地,在南美、東歐、西亞等區域建有海外營銷平台,擁有法國PSA集團14%的股份,是PSA三大股東之一

東風公司於1969年創立於湖北省十堰市,前身是「第二汽車製造廠」,1992年更名為東風汽車公司。2005年成立控股子公司東風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在香港聯交所掛牌上市。2017年完成公司制改制,更名為東風汽車集團有限公司。東風公司建設發展近半個世紀以來,積澱了厚重的科技與文化底蘊,構建起領先的產品研發能力、生產製造能力、市場營銷能力與客戶服務能力,為推動國民經濟發展、促進社會就業、改善民生福祉作出了積極貢獻。

東風公司堅持創新驅動,致力於建設世界汽車科技強企。研發實力雄厚,目前已形成以東風公司技術中心為主體、各子公司研發機構協同運作的複合開發體系,東風公司技術中心是國家「企業技術中心」、國家一類科研院所、國家「海外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基地」。乘用車形成多個整車平台和發動機平台,具備K&C試驗、整車NVH試驗、電磁兼容試驗等試驗能力;商用車具備整車、發動機、車身開發和關鍵總成零部件的開發能力。

東風公司堅持自主發展,矢志不渝發展自主品牌。東風自主品牌乘用車已形成東風風神、東風風行、東風風光、東風啟辰等多個子品牌齊頭並進、協同發展的格局,產品涵蓋轎車、SUV、MPV、CUV等各類車型,覆蓋高級、中級、經濟型等各個級別;商用車涵蓋重、中、輕、微、特全系列;新能源汽車涵蓋純電動、插電式混合動力、燃料電池等多個系列,純電動車續航里程達到行業領先水平;把握汽車產業與網際網路融合發展趨勢,前瞻布局智能網聯汽車,建立了車聯網品牌WindLink,無人駕駛乘用車和商用車已分別達到了L3和L4水平。東風自主品牌銷量跨越百萬輛,創新出行服務模式,汽車分時租賃平台「東風出行」已上線運行。實施東風品牌戰略,「品質、智慧、和悅」的核心價值理念深入人心。

東風公司堅持開放發展,積極參與國際合作。改革開放40年來,東風公司緊抓改革開放重大機遇,構建起多方位開放發展新格局。目前,在整車、動力總成、零部件等領域建立了多樣化的國際合作關係,與法國PSA、日本日產、日本本田、韓國現代起亞、瑞典沃爾沃、法國雷諾等國際汽車企業開展了深入的合作。深入貫徹「一帶一路」倡議,加快「走出去」步伐,海外市場遍及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

(三)歐曼AUMAN

2012年成立,福田汽車和戴姆勒合資成立生產的中重卡產品,包括牽引車/載貨車/自卸車/各類專用車等品種

北京福田戴姆勒汽車有限公司於2012年2月18日正式成立,總投資99.506億元人民幣。福田戴姆勒汽車以用戶為中心,引進歐洲卡車製造標準,以及戴姆勒領先的卡車研發生產技術,打造全新一代高品質重卡。

福田戴姆勒汽車建成全球數位化超級卡車工廠,擁有衝壓、裝焊、塗裝、總裝四大工藝,形成了領先行業的全價值鏈經營體系,目前已擁有90多萬用戶,800多家經銷商,3400多家服務站,2000多家配件店,銷售服務網絡遍布全國。

產品涵蓋歐曼ETX、歐曼GTL、歐曼EST、歐曼EST-A四大系列,包括牽引車、載貨車、自卸車、各類專用車等200多個品種。

(四)中國重汽CNHTC

中國重汽前身是濟南汽車製造總廠,始建於1930年,國內大型重型汽車生產基地,主要研發、生產、銷售各種載重汽車、特種汽車、專用車及發動機、變速箱、車橋等總成和汽車零部件,擁有黃河、汕德卡、豪沃等全系列商用汽車品牌

中國重型汽車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重汽」)的前身是濟南汽車製造總廠,始建於1930年,是我國重型汽車工業的搖籃。1960年,生產製造了中國第一輛重型汽車——黃河牌JN150八噸載貨汽車,結束了中國不能生產重型汽車的歷史。1983年,成功引進了奧地利斯太爾重型汽車項目,是國內較早全面引進國外重型汽車整車製造技術的企業。「斯太爾」一度成為我國重型卡車的代名詞。

目前,中國重汽主要研發、生產、銷售各種載重汽車、特種汽車、專用車及發動機、變速箱、車橋等總成和汽車零部件,擁有黃河、汕德卡、豪沃等全系列商用汽車品牌,是我國重卡行業驅動形式和功率覆蓋最全的重卡企業。產品出口110多個國家和地區,在14個國家和地區建立22個境外KD生產工廠,90多個國家和地區發展各級經銷商近300家,服務及配件網點近500個。

中國重汽圍繞打造世界一流的全系列商用車集團的戰略定位,確立了從技術引進向自主正向開發的戰略轉型,不斷加大研發投入和高端人才引進,增強自主創新能力,掌握關鍵核心技術,實現科技自立自強。擁有全國第一批國家認定企業技術中心、國家重型汽車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國家重型汽車質量監督檢驗中心,發動機、整車、部件振動、強度測試等設備均達到世界先進水平。

(五)陝汽

始建於1968年,國內重型軍車的主要研發生產基地,主要從事全系列商用車和汽車零部件製造的研發/生產/銷售/汽車後市場服務,頗具影響力的商用車綜合服務解決方案提供商

陝西汽車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陝汽」),總部位於陝西西安,前身是始建於1968年的陝西汽車製造廠。陝汽是我國重型軍車的主要研發生產基地、大型全系列商用車製造企業,是中國汽車產業綠色、低碳環保轉型發展的積極倡導者和有力推動者,是我國整車及零部件出口基地企業,現有員工2.76萬人,資產總額760億。

陝汽下轄陝西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陝汽集團商用車有限公司、陝西重型汽車有限公司等100餘家參控股子公司。業務涵蓋整車、專用車、零部件和後市場四大板塊,主要從事全系列商用車和汽車零部件製造的研發、生產、銷售及汽車後市場服務。

陝汽擁有企業技術中心、重卡新能源研究開發與應用實驗室、博士後科研工作站和院士專家工作站,在清潔能源與新能源、智能網聯商用車領域處於領先地位,具備新能源商用車系統集成及核心零部件開發能力,擁有424項智能網聯、新能源專利技術。先後承擔了3個國家863高科技計劃項目,擁有國內第一張重卡自動駕駛測試牌照,目前高速公路智能重卡已實現量產,L4級自動駕駛在港口等場景實現示範運營。

陝汽自主開發的新一代產品平台「德龍X6000」,自2020年成功上市以來,憑藉國際一流的核心技術指標,得到了客戶的高度認可,在客戶中形成了節油、安全、舒適的良好口碑,成為了中國商用車行業高品質的典範。

陝汽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建設,在阿爾及利亞、肯亞等15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建成了本地化工廠。設有40個海外辦事處, 300餘家一級經銷商,39家配件中心庫,160餘家海外配件專營店, 380餘家海外服務網點,產品遠銷海外100多個國家和地區,出口量保持行業前列,國際市場布局進一步完善。

陝汽是我國商用車行業服務型製造的領導者,堅持關注產品全生命周期、關注客戶經營全過程,創新開展了融資租賃、保險經紀、二手車置換、車聯網數據服務(天行健)、TCO託管服務等一系列增值服務業務,打造了國內大型的商用車全生命周期服務平台。

放眼未來,陝汽將以勇立潮頭,爭當時代弄潮兒的志向和氣魄,與產業鏈成員一同構建共生共贏的新商用車產業生態圈,為社會創造更大價值,向國際一流企業的目標闊步前行。

(六)上汽紅岩

隸屬於上汽集團旗下,專注於重型汽車及關鍵零部件生產銷售的企業,較早引進歐洲整車技術的重卡製造企業

上汽依維柯紅岩商用車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公司」)是由上汽依維柯商用車投資有限公司與重慶機電控股(集團)公司共同投資成立的重型汽車生產企業。

2006年9月18日,在中意兩國總理的共同見證下,股東方正式簽署《上汽依維柯商用車投資有限公司與重慶重型汽車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重型汽車戰略合作協議》;2007年6月15日,上汽依維柯紅岩商用車有限公司正式掛牌成立,揭開了合資公司新的發展篇章。

上汽依維柯紅岩商用車有限公司在承繼了紅岩汽車40多年專業研發、製造基礎上,引進了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義大利依維柯重型汽車技術。按照「雙品牌」戰略,研發、製造三個平台的產品滿足國際、國內市場,使整個產品體系達到國內領先、國際一流水平。

(七)江淮汽車JAC

江汽集團是一家集商用車、乘用車及動力總成研發、製造、銷售和服務於一體的綜合型汽車廠商,公司前身是創建於1964年的合肥江淮汽車製造廠,2001年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股票代碼為600418

安徽江淮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始建於1964年,是一家集全系列商用車、乘用車及動力總成研產銷和服務於一體,涵蓋汽車出行、金融服務等眾多領域的綜合型汽車企業集團,致力打造一個「全生態鏈、全產業鏈、全價值鏈」的綜合性汽車服務平台。現為安徽省12家重點企業集團之一,先後榮獲國家火炬計劃重點高新技術企業、中國企業500強,是榮獲我國工業領域中國工業大獎的綜合型汽車集團。

公司現有主導產品:重、中、輕、微型卡車、多功能商用車、MPV、SUV、轎車、客車,專用底盤及變速箱、發動機、車橋等核心零部件。擁有「思皓」、「瑞風」、「JAC」等知名品牌。

江汽集團擁有一支近5000人的研發團隊,堅持「節能、環保、安全、智能、網聯、舒適」的關鍵技術研發路線,是國內較早專利過萬的車企。共10款自主研發的發動機榮獲「中國心」十佳發動機。國家863計劃重點項目6DCT自動變速箱,實現TCU上層軟體開發完全自主,打破國際壟斷。

作為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先行者,江汽集團通過十四年九代技術、四代產品疊代,產品安全可靠、值得信賴。累計示範推廣超19萬輛新能源汽車,累計行駛里程突破61億公里,單車最高運行里程36萬公里,在私人領域累計推廣規模名列前茅。

在電池熱管理技術、本質安全管理技術等方面,江汽集團實現重要的六項核心技術突破。蜂窩電池率先通過新國標熱失控安全測試;液冷恆溫技術,讓電池始終處於最佳溫度區間,保障電池安全且電池壽命長達百萬公里。

江汽集團與大眾汽車、蔚來汽車等知名企業分別建有合資公司。江淮大眾新能源汽車項目是安徽省先進位造業發展的「一號工程」,通過與大眾戰略合作,打開研發、營銷和製造國際化水準能力建設通道;與蔚來汽車聯合打造的世界級智造工廠,採用「網際網路+智造」模式,擁有國內自主品牌首條高端全鋁車身生產線,焊裝整體自動化率高達97.5%,達到世界一流水平。

江汽集團積極響應國家「一帶一路」倡議,2019年,江汽集團成功參與收購哈薩克斯坦汽車工業集團——Allur集團,成為江汽集團開發關稅同盟市場和中亞市場國際化戰略的重要起點;截至2020年,累計出口近70萬輛,出口市場覆蓋70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出口量占江汽集團總出口量的80%以上。

秉承「創造美好車生活」的品牌願景,江汽集團以「為客戶提供最佳的交通解決方案和駕乘體驗,推動世界持續進步」為使命,在「務實穩健 學習創新 勇於抗爭 開放協同 客戶中心 全向溝通」的價值觀指引下,「實·現未來」。

(八)大運DAYUN

創建於1987年,集汽車、摩托車研發/製造/銷售/服務及國際貿易、物流配送、工程建設等為一體,跨地區、跨行業、多元化發展的大型民營企業集團

大運集團有限公司(前身為山西通達(集團)有限公司)創建於1987年,位於山西省運城經濟技術開發區,是集汽車、摩托車研發、製造、銷售、服務及國際貿易、物流配送、工程建設等為一體的跨地區、跨行業、多元化發展的大型民營企業集團。集團現有員工12000多人,總資產200億元,旗下擁有運城、成都、十堰、廣州四個生產基地,產品遠銷全國各地和亞洲、歐洲、非洲、美洲等100多個國家和地區。  

集團年產摩托車40多種型號、200多個品種、150餘萬輛,年產摩托車發動機200餘萬台,年產三輪摩托車30多個品種、30萬餘輛。

2004年以來,集團在「布局南北、挺進全國、走向世界」的戰略規劃指導下,適時進行產業結構調整,發力進軍商用汽車領域。在山西運城投資建設的大運重卡項目於2009年10月正式投產,成為中國民營重卡企業的領軍代表。2009年3月,集團組建成都大運汽車集團有限公司。2010年7月,集團成立湖北大運汽車有限公司,形成三地優勢互補的卡車產業布局。

企業高度重視自主創新,制定了「生產一代、研發一代、儲備一代」的技術創新戰略部署,先後開發了燃油類、燃氣類、氫能源卡車及新能源卡車、客車、乘用車等產品,形成了完整的、具備核心競爭力的汽車產品鏈,在經濟性、安全性、舒適性方面具有十分明顯的競爭優勢。

多年來,大運集團不斷創造著新的奇蹟,持續實現著新的跨越,集團現已獲得各種授權專利1600餘項,國內外註冊商標417件。

站在新的起點上,大運集團始終堅持「建立具有敦厚理念及價值觀的企業文化,成為對社會貢獻有成就的企業」的發展目標,以振興民族汽摩工業為己任,立志打造國際知名品牌,實現「馳騁世界、運行天下」的偉業。

(九)徐工XCMG

始於1943年,享譽全球的工程機械品牌,集研發、生產、銷售於一體,主推起重機、鏟運機械、挖掘機械、混凝土機械等機械產品

徐工集團工程機械有限公司(簡稱:徐工有限),為徐州工程機械集團有限公司(簡稱:徐工集團)業務核心、歷史悠久的重要成員企業,是我國工程機械行業規模宏大、產品品種與系列齊全、較具競爭力、影響力和國家戰略地位的千億級龍頭企業,是中國裝備製造業的一張響亮名片。

公司前身溯源於1943年創建的八路軍魯南第八兵工廠,是中國工程機械產業奠基者和開創者,引導行業開啟國際化先河,源源不斷為全球重大工程建設貢獻力量。

目前旗下業務板塊囊括了以工程機械業務為核心、行業較早上市的徐工集團工程機械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徐工機械,股票代碼:000425.SZ),以及未進入上市公司的挖掘機械、混凝土機械、礦業機械、塔機、現代物流、軍民融合等產業板塊,下轄主機、貿易服務和新業態企業60餘家。

徐工積極實施「走出去」戰略,產品銷售網絡覆蓋180多個國家及地區,在全球建立了300多個海外網點為用戶提供多方位營銷服務,年出口突破16億美元。目前,徐工集團9類主機、3類關鍵基礎零部件市場占有率居國內前列;5類主機出囗量和出囗總額持續位居國內行業前列;汽車起重機、大噸位壓路機銷量全球前列。光芒四射的「徐工金」在世界各地盛情綻放。

(十)漢馬科技

國內大型重型卡車、重型專用車及零部件生產研發基地,主導產品為重型汽車底盤及整車、發動機、重型專用車、客車、汽車零部件等系列產品

漢馬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漢馬科技,系浙江吉利新能源商用車集團有限公司控股子公司,全國重要的重型卡車、重型專用車、核心零部件和新能源商用車生產研發基地,「國家汽車整車出口基地企業」、國家「創新型試點企業」、國家「綠色工廠」,堅持自主創新、發展自主品牌的典範。

公司總部位於安徽省馬鞍山市經濟技術開發區。固定資產投資50億元,總資產100億元。員工4000人,其中工程技術人員1200人。占地面積3000畝,建築面積40餘萬平米。

擁有安徽華菱汽車有限公司、安徽星馬專用汽車有限公司、安徽華菱汽車有限公司發動機分公司、安徽華菱汽車有限公司車橋分公司、安徽福馬汽車零部件集團有限公司等五大子公司。

 擁有國家企業技術中心、國家工業設計中心、安徽省重型專用車發動機工程研究中心和博士後科研工作站,與國際研發機構和天津大學、湖南大學、合肥工業大學等國內知名高校有合作關係,具有很強的自主創新能力和產品研發能力。

主導產品為重型汽車底盤及整車、動力總成、車橋、重型專用車、新能源商用車、客車、其他汽車零部件及總成件等系列產品,其中華菱重型卡車和星馬專用車都是享譽市場的知名品牌,並出口到東歐、北非、東南亞、南美等地的六十多個國家和地區。

經過多年的不斷積累與完善,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企業文化,尊重客戶、服務客戶、誠信為本、滿足客戶個性化需求,堅持「以人為本、科技為先、創新為魂」的經營理念,秉承「為客戶創造價值、為員工創造機會、為企業創造效益、為社會創造財富」的經營宗旨。

2020年10月28日,華菱星馬披露,鑑於公司控股股東已變更為浙江吉利新能源商用車集團有限公司,公司實際控制人變更為李書福,根據公司未來發展戰略及發展規劃,為進一步擴大品牌效應,提升品牌影響力,公司擬將公司名稱由「華菱星馬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變更為「漢馬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2020年11月18日,華菱星馬發布公告稱,公司名稱由華菱星馬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更改為漢馬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三、品牌優勢

在任何領域的企業成功,專利信息和起草標準的重要性不容忽視。專利信息是企業創新的重要產物,它可以保護企業權益,提升企業競爭力;起草標準則是企業產品製造和服務領域的質量保障,有助於規範市場行為,提高行業基礎標準。

(一)一汽解放

表2:專利信息

序號專利號/專利申請號專利名稱
1200630101181.3轎車
2ZL201010582988.9重型柴油機用雙唇口燃燒室
3ZL201010513101.0氣動式單尿素箱全放氣清空管路SCR尿素系統
402144747.0雙電機混合動力汽車動力系統
5CN200820072387.1新型鑄造吊環

表3:起草標準

標準號標準名稱發布日期實施日期
GB/T 40711.4-2021乘用車循環外技術/裝置節能效果評價方法 第4部分:制動能量回收系統2021-10-112022-05-01
GB/T 12678-2021汽車可靠性行駛試驗方法2021-10-112022-05-01
GB/T 38775.7-2021電動汽車無線充電系統 第7部分:互操作性要求及測試 車輛端2021-10-112022-05-01
GB/T 40711.2-2021乘用車循環外技術/裝置節能效果評價方法 第2部分:怠速起停系統2021-10-112022-05-01
GB/T 5909-2021商用車 車輪 彎曲和徑向疲勞性能要求及試驗方法2021-10-112022-05-01

(二)東風汽車

表4:專利信息

序號專利號/專利申請號專利名稱
1ZL201510828345.0一種多車型車身混線成型工位夾具存儲切換機構
2ZL201930163703.X轎車(L)
3ZL201110061893.7基於複合承載式底板的桁架骨架薄殼結構的車體
4ZL201430071027.0乘用車
5ZL201630134201.0軍車整車

表5:起草標準

標準號標準名稱發布日期實施日期
GB/T 24551-2021汽車安全帶提醒裝置2021-12-312022-07-01
GB/T 40429-2021汽車駕駛自動化分級2021-08-202022-03-01
GB/T 39901-2021乘用車自動緊急制動系統(AEBS)性能要求及試驗方法2021-03-092021-10-01
GB/T 18386.1-2021電動汽車能量消耗量和續駛里程試驗方法 第1部分:輕型汽車2021-03-092021-10-01
GB 19578-2021乘用車燃料消耗量限值2021-02-202021-07-01

(三)歐曼AUMAN

表6:專利信息

序號專利號/專利申請號專利名稱
1200910241790.1方向盤轉角傳感器裝置以及汽車電子穩定系統
2ZL201010262152.0並聯式混合動力車輛擋位及轉矩分配控制方法
3ZL201130125345.7汽車
4ZL201210568647.5一種用於混凝土泵送機械的控制方法和控制器
5ZL200910086764.6保護駕駛員腹部的方向盤及配備該方向盤的商用車

表7:起草標準

標準號標準名稱發布日期實施日期
GB/T 24551-2021汽車安全帶提醒裝置2021-12-312022-07-01
GB/T 39037.1-2021用於海上滾裝船運輸的道路車輛的系固點與系固設施布置 通用要求 第1部分:商用車和汽車列車(不包括半掛車)2021-10-112022-05-01
GB/T 27840-2021重型商用車輛燃料消耗量測量方法2021-10-112022-05-01
GB/T 12678-2021汽車可靠性行駛試驗方法2021-10-112022-05-01
GB/T 19754-2021重型混合動力電動汽車能量消耗量試驗方法2021-10-112022-05-01

(四)中國重汽CNHTC

表8:專利信息

序號專利號/專利申請號專利名稱
1CN03111726.0一種中厚鋼板衝壓汽車橋殼的焊接工藝
2CN200410024529.3一種汽車提升橋平衡軸支座的加工方法
3CN200310105558.8一種加工盲孔的工藝方法
4CN201030143648.7桶標
5CN03111931.X一種提高重型汽車半軸的強韌性和硬化層深度的工藝方法

表9:起草標準

標準號標準名稱發布日期實施日期
GB/T 39037.1-2021用於海上滾裝船運輸的道路車輛的系固點與系固設施布置 通用要求 第1部分:商用車和汽車列車(不包括半掛車)2021-10-112022-05-01
GB/T 27840-2021重型商用車輛燃料消耗量測量方法2021-10-112022-05-01
GB/T 19754-2021重型混合動力電動汽車能量消耗量試驗方法2021-10-112022-05-01
GB/T 40121-2021技術產品文件 產品殘餘應力符號表示法2021-05-212021-09-01
GB 40164-2021汽車和掛車 制動器用零部件技術要求及試驗方法2021-04-302022-01-01

(六)上汽紅岩

表10:專利信息

序號專利號/專利申請號專利名稱
1ZL200910199960.4一種車用離合器動力耦合同步器換擋混合動力驅動系統
2ZL201630118019.6汽車
3ZL201730012332.6SUV車整車(D90)
4ZL201030214933.3汽車(Z)
5CN201310276062.0用於混合動力/純電動車輛的制動燈開關信號一致性校驗方法

表11:起草標準

標準號標準名稱發布日期實施日期
GB/T 24551-2021汽車安全帶提醒裝置2021-12-312022-07-01
GB/T 40578-2021輕型汽車多工況行駛車外噪聲測量方法2021-10-112022-05-01
GB/T 40625-2021汽車加速行駛車外噪聲室內測量方法2021-10-112022-05-01
GB/T 5334-2021乘用車 車輪 彎曲和徑向疲勞性能要求及試驗方法2021-10-112022-05-01
GB/T 40494-2021機動車產品使用說明書2021-08-202022-03-01

(七)江淮汽車JAC

表12:專利信息

序號專利號/專利申請號專利名稱
1ZL201410198669.6一種汽車語音指令採集處理系統及方法
2CN201410371317.6一種固定在地毯上的電池維修蓋飾板
3CN201310117029.3一種惰齒輪墊塊
4CN201420288842.7一種發動機排氣歧管墊片
5CN201410525918.8扭轉梁安裝支架

表13:起草標準

標準號標準名稱發布日期實施日期
GB/T 24551-2021汽車安全帶提醒裝置2021-12-312022-07-01
GB/T 21437.1-2021道路車輛 電氣/電子部件對傳導和耦合引起的電騷擾試驗方法 第1部分:定義和一般規定2021-12-312022-07-01
GB/T 8-2021方頭螺栓 C級2021-12-312022-07-01
GB/T 28577-2021冷鏈物流分類與基本要求2021-11-262022-06-01
GB/T 39037.1-2021用於海上滾裝船運輸的道路車輛的系固點與系固設施布置 通用要求 第1部分:商用車和汽車列車(不包括半掛車)2021-10-112022-05-01

(九)徐工XCMG

表14:專利信息

序號專利號/專利申請號專利名稱
1CN02137986.6一種處理高濃度有機廢液的裝置和技術

表15:起草標準

標準號標準名稱發布日期實施日期
GB/T 38943.3-2020土方機械 使用電力驅動的機械及其相關零件和系統的電安全 第3部分:自行式機器的特定要求2020-07-212020-11-01
GB/T 38943.1-2020土方機械 使用電力驅動的機械及其相關零件和系統的電安全 第1部分:一般要求2020-07-212020-11-01
GB/T 38943.2-2020土方機械 使用電力驅動的機械及其相關零件和系統的電安全 第2部分:外部動力機器的特定要求2020-07-212020-11-01
GB/T 38270-2019建築施工機械與設備 移動式拆除機械 安全要求2019-12-102020-11-01
GB/T 23002-2017信息化和工業化融合管理體系 實施指南2017-11-012017-11-01

(十)漢馬科技

表16:專利信息

序號專利號/專利申請號專利名稱
1CN201310097630.0一種混凝土泵車臂架組焊定位裝置
2CN201320170042.0一種泵車上迴轉裝置及其膠管固定裝置
3CN201320560340.0一種防漏料裝置
4CN201320085744.9泵車及其主油缸的懸掛裝置
5CN201320258092.4一種罐式車及其操作輔助裝置

四、結論與建議

品牌建設對企業發展來說是至關重要的。一個成功的品牌需要具備多方面的方面,例如創新、卓越的品質和優秀的服務。這些方面是品牌成功的關鍵。企業必須深入了解自己的產品和服務,從而不斷創新和優化,以滿足客戶不斷變化的需求。

在建立品牌價值觀和企業文化方面,成功的品牌通常會將誠信、可持續性和社會責任視為核心價值,並將這些價值體現在日常運營中的策略和實踐中。當企業真正把這些價值觀傳遞到消費者心中,建立品牌的信任度和消費者忠誠度,自然就可以贏得市場的青睞。

當市場變化和客戶需求的變化發生時,企業必須要緊密關注這些趨勢,不斷地調整自己的戰略,利用自身優勢,開拓新的領域和市場。企業必須始終站在時代的潮流之巔,才能把握市場的機遇,提高核心競爭力,不斷向前發展。

總之,品牌建設是企業發展的主要任務之一。企業必須時刻關注市場變化和客戶需求的變化,以不斷創新和改進自身的產品和服務,傳遞自身的價值觀和文化,贏得消費者信任和忠誠度。只有這樣,企業才可以在市場競爭激烈的環境中建立良好的品牌聲譽,並實現可持續發展。

關於我們 幫助中心 聯繫我們 法律聲明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1895號
閩ICP備09008123號-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