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學碳中和發展研究院院長黃震表示,綠色燃料的成本很大程度取決於氫源和碳源的成本,制氫主要取決於綠電的價格,碳源成本主要取決於生物質和碳捕集的成本。「綠色燃料的成本,不能僅從內部看,還要從外部看;不能僅從靜態看,更要從動態看,更要看全球碳約束,如:歐盟碳關稅、碳配額及碳獎懲等的影響。同時,綠電的成本,還要考慮綠電的零邊際成本特性。」
中信建投研報指出,近期,國務院辦公廳轉發生態環境部《關於建設美麗中國先行區的實施意見》,突出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三大區域。具體來看,在環境保護方面,先行區重視煤炭消費總量控制,加快打造跨省零排放貨運通道;在市場建設方面,《意見》要求長三角培育發展綠色生產力,壯大綠色產業集群,推進跨區域排污權交易,建設好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在綠色金融方面,《意見》提出支持粵港澳三地深化生態環境領域規則銜接、機制對接,探索試行與國際接軌的生態環境管理體系。整體來看,先行區的設立聚焦各區域的特點和優勢,在推動區域綠色產業集群式發展,促進國內國際標準銜接,控制碳排放增長方面均有要求,有助於所屬地區環保企業加速成長。
中國報告大廳聲明:本平台發布的資訊內容主要來源於合作媒體及專業機構,信息旨在為投資者提供一個參考視角,幫助投資者更好地了解市場動態和行業趨勢,並不構成任何形式的投資建議或指導,任何基於本平台資訊的投資行為,由投資者自行承擔相應的風險和後果。
我們友情提示投資者: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