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綠色轉型深入,各國採取了多種應對氣候變化的措施,這些措施範圍廣泛,既有環保目的,也會帶來產業和國際貿易的影響。有專家指出,目前為止,綠色補貼更多的是一個政策概念,主要涉及應對氣候變化的補貼,近年來爭議一直存在。近期,WTO副總幹事張向晨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關於補貼,WTO有自己的規則,但是面臨目前的新情況,即什麼是綠色補貼,各方沒有共識。所以「要想解決這個問題,最後需要大家坐下來討論什麼是綠色的補貼,什麼是不好的補貼,但目前並沒有這麼一個條件,可能需要等到一定的時機成熟,大家不得不討論(該議題),而不是靠搞雙邊貿易摩擦或者單方面的行動,這就可能需要一個曲折的過程。」他解釋道。(第一財經)
中信建投研報指出,近期,國務院辦公廳轉發生態環境部《關於建設美麗中國先行區的實施意見》,突出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三大區域。具體來看,在環境保護方面,先行區重視煤炭消費總量控制,加快打造跨省零排放貨運通道;在市場建設方面,《意見》要求長三角培育發展綠色生產力,壯大綠色產業集群,推進跨區域排污權交易,建設好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在綠色金融方面,《意見》提出支持粵港澳三地深化生態環境領域規則銜接、機制對接,探索試行與國際接軌的生態環境管理體系。整體來看,先行區的設立聚焦各區域的特點和優勢,在推動區域綠色產業集群式發展,促進國內國際標準銜接,控制碳排放增長方面均有要求,有助於所屬地區環保企業加速成長。
中國報告大廳聲明:本平台發布的資訊內容主要來源於合作媒體及專業機構,信息旨在為投資者提供一個參考視角,幫助投資者更好地了解市場動態和行業趨勢,並不構成任何形式的投資建議或指導,任何基於本平台資訊的投資行為,由投資者自行承擔相應的風險和後果。
我們友情提示投資者: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