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建投研報稱,大語言模型發展進入深度推理階段,通用人工智慧愈行愈近,AI應用進入爆發前夜。站在當前這一重要的歷史節點,我們從技術、應用、能源三個維度展望了人工智慧的未來發展,其中技術是源動力,應用是牽引力,能源是支撐力。對未來的展望中,中信建投提出推理計算、合成數據、縮放法則、超級智能體、具身智能、AI4Science、端側創新、自動駕駛、人工智慧+、能源需求十個方面的重要發展趨勢。趨勢一,推理計算提升大模型準確率,強化學習激發模型推理能力;趨勢二,高質量數據更為稀缺,合成數據價值顯現;趨勢三,縮放法則依然有效,o3與GPT5循環驅動有望開啟;趨勢四,應用的最佳形態——超級智能體(AIAgent)走向普及;趨勢五,具身智能不斷突破,人形機器人進入量產元年;趨勢六,AI4science:黃金時代已經到來;趨勢七,端側創新將不斷湧現,AI塑造端側新分工新格局;趨勢八,自動駕駛邁向端到端,Robotaxi進入商業化落地階段;趨勢九,「人工智慧+」全面鋪開,企業數位化率先落地;趨勢十,AI對能源需求大幅增長,可持續發展日益緊迫。
清華智能產業研究院院長、前百度總裁張亞勤在冬季達沃斯對新浪財經表示,到2030年,人工智慧預計將帶來20萬億美元的產業機會。它不僅深刻改變了晶片、雲計算平台等IT基礎設施,還催生了新興的產業形態,比如無人駕駛、智能機器人和AI助手等。不過,他也提醒,人工智慧的快速發展對能源結構提出了新的要求。預計到2030年,全球數據中心的耗電量可能占總發電量的10%,這對「雙碳」目標構成挑戰。
中國報告大廳聲明:本平台發布的資訊內容主要來源於合作媒體及專業機構,信息旨在為投資者提供一個參考視角,幫助投資者更好地了解市場動態和行業趨勢,並不構成任何形式的投資建議或指導,任何基於本平台資訊的投資行為,由投資者自行承擔相應的風險和後果。
我們友情提示投資者: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