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分析 中成藥 內容詳情
推動中藥高質量發展構建健康產業新生態
 中藥 2025-03-21 10:37:46

  中國報告大廳網訊,工業和信息化部近期圍繞《關於提升中藥質量促進中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部署重點任務,通過政策引導與科技創新協同發力,加速推進我國中藥全產業鏈優化升級。在3月21日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披露的系列舉措中,明確將實施原料保障、製造升級、品牌培育等專項行動,為中醫藥傳承創新注入新動能。

  一、夯實優質原料基礎 穩定產業供給能力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中藥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建設高標準大型中藥原料生產基地是此次行動的核心環節。通過優化道地藥材種植區域布局,推廣綠色生態種植技術,全面提升中藥材規範化生產水平。重點強化瀕危稀缺藥材的替代研究與供應保障,確保關鍵原料質量穩定可控。此舉將有效解決行業長期存在的原料品質波動問題,為後續加工環節奠定堅實基礎。

  二、提升智能製造水平 構建現代產業體系

  聚焦中藥製造能力升級,推動企業加快數位化轉型步伐。通過建設一批智能化提取車間和全自動製劑生產線,實現生產過程的精準控制與質量追溯全覆蓋。同時支持骨幹企業牽頭組建創新聯合體,攻關新型飲片炮製工藝、中成藥二次開發等關鍵技術。預計到2025年將培育出35家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中藥智能製造示範工廠。

  三、打造卓越品牌矩陣 激發市場活力潛能

  實施"億元大品種培育計劃"成為品牌建設的重要抓手,通過精準篩選臨床療效突出、市場認可度高的中藥品種進行重點扶持。建立全生命周期質量管理體系,運用大數據分析優化產品定位與推廣策略。力爭在3年內形成10個以上年銷售額超5億元的中藥大品種集群,帶動行業整體價值提升。

  四、深化數位技術賦能 構建協同創新生態

  加速布局數位化公共服務平台建設,整合中藥材溯源系統、生產過程監控平台和臨床療效資料庫等資源。鼓勵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共建共享研發測試中心和技術轉化基地,推動基礎研究與產業應用深度融合。特別在中藥藥效物質基礎解析領域,將通過多組學技術建立標準化評價體系,為講清楚"中醫藥故事"提供科學支撐。

  五、強化全鏈條協同 構建可持續發展閉環

  政策組合拳的發力方向覆蓋種植端到消費端全流程:上游加強種子種苗繁育中心建設;中游推進綠色製造標準升級;下游完善智慧藥房和網際網路診療服務。通過強化質量追溯體系與安全監管,構建起從田間到病床的質量控制網絡,預計全產業鏈協同效率將提升20%以上。

  此次系統性改革舉措標誌著我國中醫藥產業發展進入新階段。在政策紅利和技術突破雙重驅動下,中藥產業正加速實現從傳統經驗模式向現代科學化體系轉型。通過夯實原料根基、強化科技賦能、深化品牌價值開發,必將推動形成更具國際競爭力的健康產業生態,讓千年岐黃之術綻放新時代光彩。

延伸閱讀

中信證券:中藥成本端顯著改善,一季度動銷有望加速(20250324/08:38)

中信證券研報認為,中藥材價格進入下行通道,後續工業端成本改善值得期待。2025年1月份起,中藥企業渠道庫存陸續清理完畢,春節期間電商活動頻出,消費者購買力較強,電商平台中藥品類銷售額普遍實現同比高增速。受益於政策扶持和人口老齡化加速,預期未來整體中藥行業需求仍持續向好,行業整合加速,龍頭有望強者恆強。

13隻中藥股業績報喜(20250321/08:27)

據統計,A股中藥行業上市公司數量超70家。截至3月20日收盤,中藥股合計A股市值達到8904億元。今年以來中藥板塊二級市場走勢平淡,累計漲幅超10%的僅7隻股票,分別是康惠製藥、大唐藥業、啟迪藥業、ST目藥、生物谷、長藥控股、ST百靈。已公布的業績數據來看,按照年報、業績快報、預告淨利潤下限(無下限則取公告數值)計算,2024年淨利潤同比增長(含扭虧為盈)的中藥股有13隻,其中金花股份、ST目藥、ST百靈淨利潤扭虧為盈。從估值水平來看,截至3月20日收盤,滾動市盈率(PE)低於20倍,同時市淨率(PB)低於2倍的中藥股有11隻。以3月20日收盤價與2024年以來高點相比,這11股中,回撤幅度超20%的有5隻,分別是康緣藥業、濟川藥業、壽仙谷、千金藥業、仁和藥業。(數據寶)

中國報告大廳聲明:本平台發布的資訊內容主要來源於合作媒體及專業機構,信息旨在為投資者提供一個參考視角,幫助投資者更好地了解市場動態和行業趨勢,並不構成任何形式的投資建議或指導,任何基於本平台資訊的投資行為,由投資者自行承擔相應的風險和後果。

我們友情提示投資者: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熱門推薦

中藥相關研究報告
關於我們 幫助中心 聯繫我們 法律聲明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1895號
閩ICP備09008123號-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