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資源主要分三大類:藥用植物,是指醫學上用於防病、治病的植物;藥用動物,凡具有一定的入藥或能醫治人、動物或植物的動物都可列入藥用動物。藥用礦物是指經傳統加工炮製作為藥材、使用於傳統醫藥的單礦物或礦物集合體,如石膏、方解石或高嶺土乃至琥珀、石燕化石等;還有不少人工製品。
中國是僅次於美國的全球第二大製藥市場。其中,我國中藥製造市場從2016年637億元增至2020年737億元,年均複合增長率為3.7%。2021年我國中藥市場規模達到753億元,呈上升趨勢。
從產量數據來看,2019年我國中藥材產量為450.5萬噸,同比增長3.23%。2021年產量約487.50萬噸,預計2022年我國中藥材產量將達到507.12萬噸。
從實現藥品銷售的三大終端的銷售額分布來看,公立醫院終端市場份額最大,2021年上半年占比為64.2%;零售藥店終端市場份額2021年占比為26.4%;公立基層醫療終端市場份額2021年占比為9.4%。
按治療類別劃分,中藥市場前五分別為補虛藥、止血藥、清熱藥、解表藥、化痰止咳治喘藥。其中,補虛藥獨占鰲頭,占比達54.16%,超過一半。止血藥、清熱藥、解表藥、化痰止咳治喘藥占比分別為8.17%、6.66%、5.25%及4.87%。
目前,我國中藥行業內正處於加速發展時期,業內老字號企業憑藉品牌市場認知,占據市場較高份額。但隨著我國政府對中藥行業發展支持力度的持續增強,利好政策將持續吸引新的市場資本進入市場,將刺激中藥企業持續增加企業產品研發投入,提高企業市場競爭力,穩定企業盈利能力,行業內競爭將持續加劇。
2021年底,國家醫保局、中醫藥管理局發布《關於醫保支持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指導意見》,指出中醫醫療機構可暫不實行DRG付費,中藥飲片可繼續加成不超25%銷售。
2022年3月,國務院發布《「十四五」中醫藥發展規劃》,《規劃》提出,到2025年,中藥健康服務能力明顯增強,中藥高質量發展政策和體系進一步完善,中藥振興發展取得積極成效,在健康中國建設中的獨特優勢得到充分發揮。
在新冠疫情時代,中藥產品發揮了重要的性作用,一些中藥療法在病例的救治和康復中起到良好效果,預計將給中藥的發展帶來積極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