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分析 客車 內容詳情
新能源公交車更新補貼細則發布:8萬元/車助力綠色交通升級
 新能源公交車 2025-03-20 19:53:23

  中國報告大廳網訊,2025年底前,我國將通過財政支持加速城市公交領域新能源化轉型。交通運輸部等三部門聯合發布的《實施細則》明確,中央與地方財政將以超長期特別國債為資金來源,對新能源公交車更新及動力電池更換提供定額補貼,推動公共運輸系統向低碳、高效方向發展。

  一、明確補貼範圍與標準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新能源公交車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根據政策要求,城市公交企業每更新一輛符合條件的新能源公交車可獲平均8萬元補貼;若僅更換車輛的動力電池,則按每輛4.2萬元的標準進行支持。補貼資金將優先覆蓋兩類場景:一是車齡達8年及以上的傳統能源公交車(註冊登記日期不晚於2017年12月31日)更新為新能源車型,二是動力電池超出質保期或不符合安全運營標準的新能源公交車更換電池(需在2025年12月31日前完成)。政策鼓勵企業結合實際需求選擇不同長度的車輛類型,並優先報廢老舊新能源公交。

  二、規範更新條件與操作要求

  申請補貼的新能源公交車必須滿足嚴格准入門檻:需報廢原有車輛並採購列入《車船稅減免目錄》《購置稅優惠目錄》或《推廣應用推薦目錄》的純電動、插電式混合動力及氫燃料電池車型。新購車輛的《機動車登記證書》須標明「公交客運」用途,乘用車不在支持範圍內。對於動力電池更換業務,新規要求全套替換且新電池需為2024年1月1日後生產的產品,並承諾至少5年質保期。

  三、動力電池更換的嚴格要求

  政策特別強調,動力電池更換必須符合多部門聯合發布的安全標準(2024年第22號公告),涵蓋生產日期、質量保障及操作規範等環節。此舉旨在避免因電池老化引發的安全隱患,同時推動行業採用更可靠的能源解決方案。

  四、財政分擔機制差異化實施

  中央與地方財政總體按9:1比例共同承擔補貼資金,但具體比例根據區域發展水平調整:東部省份為85:15,中部地區維持90:10基準,西部省份則享受更高支持(95:5)。省級政府需依據中央分配額度落實配套資金,並細化市縣級執行方案。這種分層設計既保障政策公平性,又兼顧區域經濟差異。

  五、鼓勵優化車輛配置方向

  政策明確提出,在選擇新能源公交車類型時應結合客流變化及微循環公交需求,優先考慮低地板或低入口車型以提升適老化服務。地方可對這類車輛給予額外補貼傾斜,促進公共運輸工具的無障礙化改造。

  總結來看,《實施細則》構建了覆蓋更新、更換、財政支持全鏈條的政策框架,通過真金白銀的激勵推動城市公交系統加速綠色轉型。其核心在於平衡環境效益與經濟可行性,在保障公共出行服務質量的同時,為新能源汽車產業創造穩定市場需求。隨著補貼細則落地實施,預計未來三年內將有大量老舊公交車被替換為更環保、安全的新車型,進一步夯實我國「雙碳」戰略在交通領域的實踐基礎。

延伸閱讀

中國報告大廳聲明:本平台發布的資訊內容主要來源於合作媒體及專業機構,信息旨在為投資者提供一個參考視角,幫助投資者更好地了解市場動態和行業趨勢,並不構成任何形式的投資建議或指導,任何基於本平台資訊的投資行為,由投資者自行承擔相應的風險和後果。

我們友情提示投資者: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熱門推薦

相關資訊

更多

免費報告

更多
新能源公交車相關研究報告
關於我們 幫助中心 聯繫我們 法律聲明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1895號
閩ICP備09008123號-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