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分析 冶金 內容詳情
全球貿易摩擦下有色金屬市場震盪分化
 有色金屬 2025-04-08 10:00:06

  中國報告大廳網訊,當前全球大宗商品市場因貿易衝突升級而劇烈波動,有色金屬板塊呈現結構性分化特徵。銅、鋁等基本金屬受宏觀風險衝擊顯著回調,鎳和不鏽鋼面臨過剩壓力持續承壓,工業矽多晶矽產業供需矛盾突出,碳酸鋰則在供應過剩預期中延續弱勢。本文從核心品種基本面與市場情緒角度展開分析,揭示當前有色金屬市場的關鍵驅動因素及未來走勢邏輯。

  一、銅:宏觀利空主導短期波動 關注下游補庫機會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有色金屬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隔夜LME銅沖高回落收漲0.28%至8714美元/噸,SHFE銅主力合約下跌2.05%至72800元/噸。美國對中國加征關稅引發的全球貿易衝突持續發酵,市場對經濟衰退風險定價激增導致大宗商品集體走弱。LME庫存減少575噸至210,225噸,SHFE銅去庫9,136噸至116,824噸,顯示顯性庫存壓力有所緩解。隨著美中關稅政策落地,國內下游企業逢低補貨意願增強,高銅價風險釋放後存在階段性需求提振機會。建議關注7100073000元/噸區間多單布局可能,需警惕美股波動引發的流動性風險傳導。

  二、鎳及不鏽鋼:基本面過剩壓制價格 空配邏輯持續兌現

  LME鎳跌1.37%報14,440美元/噸,滬鎳微漲0.02%至119,310元/噸。LME庫存增加1,908噸至202,308噸,國內倉單減少205噸至27,166噸。鎳鐵成交價維持10151020元/鎳點區間,不鏽鋼周度去庫但終端需求未見顯著改善。新能源領域原料供應偏緊與價格拖累形成矛盾,疊加全球鎳市過剩格局延續,中期仍不失為空配選擇。需關注倫鎳非亞洲時段交易情緒對盤面的傳導效應。

  三、氧化鋁及電解鋁:成本支撐顯現 去庫預期強化

  滬鋁主力合約收漲0.92%至19,725元/噸,氧化鋁期貨同步上漲0.93%至2,798元/噸。SMM氧化鋁現貨價回調至2,986元/噸,鋁錠現貨升水擴大至50元/噸反映需求邊際改善。4月國網訂單集中釋放將推動線纜行業加速去庫,國內庫存持續下降為價格提供底部支撐。儘管宏觀利空壓制盤面表現,但電解鋁行業成本端剛性特徵未變,預計易漲難跌格局仍將延續。

  四、工業矽及多晶矽:供需矛盾加劇 期現結構分化

  工業矽主力合約下跌2.7%至9,550元/噸,百川現貨價報10,605元/噸。企業減產規模有限疊加需求疲軟,553品級最低交割成本降至9,650元/噸,期現貼水擴大至20元/噸。多晶矽期貨收跌0.67%至43,265元/噸,N型料現貨價維持42,000元/噸,近強遠弱結構凸顯供需錯配。交割需求階段性支撐價格,但過剩壓力下市場對減產擴大的反應將邊際減弱,需持續跟蹤庫存去化節奏。

  五、碳酸鋰:供應增速放緩 需求負反饋風險隱現

  碳酸鋰期貨2505合約下跌3%至71,060元/噸,現貨價格維持電池級74,100元/噸水平。周度產量增至17,625噸且庫存環比增加1,477噸至12.9萬噸,供應端壓力持續累積。雖然三元材料和磷酸鐵鋰需求保持增長,但終端庫存壓力及長協定價機制抑制零單採購活躍度。海外宏觀擾動加劇市場悲觀預期,07合約存在逢高沽空機會,需警惕產業鏈負反饋傳導風險。

  總結:當前有色金屬市場在貿易衝突與基本面博弈中呈現顯著分化態勢。銅鋁等基本金屬受宏觀情緒壓制但具備成本支撐,鎳不鏽鋼面臨結構性過剩壓力,工業矽多晶矽供需矛盾突出,碳酸鋰則深陷供應過剩泥潭。投資者需密切關注庫存變化、下游補庫節奏及政策面動向,在價格超跌區間把握結構性機會,同時防範流動性風險對市場的二次衝擊。

延伸閱讀

有色金屬概念股異動拉升 北方銅業、電工合金雙雙漲停(20250324/10:15)

北方銅業、電工合金雙雙漲停,江西銅業、雲南銅業漲超5%,洛陽鉬業、銅陵有色、紫金礦業、西部礦業、中國鋁業等跟漲。

中國報告大廳聲明:本平台發布的資訊內容主要來源於合作媒體及專業機構,信息旨在為投資者提供一個參考視角,幫助投資者更好地了解市場動態和行業趨勢,並不構成任何形式的投資建議或指導,任何基於本平台資訊的投資行為,由投資者自行承擔相應的風險和後果。

我們友情提示投資者: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熱門推薦

相關資訊

更多

免費報告

更多
有色金屬相關研究報告
關於我們 幫助中心 聯繫我們 法律聲明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1895號
閩ICP備09008123號-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