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近年來,新茶飲行業在經歷了資本沉寂後,逐漸迎來了集中爆發的時刻。隨著多家知名茶飲品牌成功登陸資本市場,行業競爭也進入了白熱化階段。然而,面對市場內卷和同質化競爭的挑戰,新茶飲企業亟須轉變發展戰略,從盲目擴張轉向精細化運營,從同質化競爭轉向差異化創新,從短期流量追逐轉向長期品牌建設。在這場突圍戰中,供應鏈建設、智能化升級和國際化布局成為企業重構競爭護城河的關鍵舉措。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茶飲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在河北省石家莊市的一條商業街上,短短几百米的距離聚集了6家新茶飲門店,而在不遠處的一家商場內,同一樓層就有3家新茶飲門店。這種「奶茶店包圍戰」現象在全國各地屢見不鮮,某三線城市綜合體內甚至出現同一樓層有11個茶飲品牌同場競技的景象。
新茶飲品牌快速崛起,紛紛加速擴張,從區域市場邁向全國,門店規模從「百店級」躍升至「萬店級」。然而,門店擴張的背後,新茶飲企業也開始面臨新挑戰。數據顯示,截至2025年1月15日,全國奶茶飲品門店總數約39.32萬家,近一年新開店11.14萬家、淨閉店3.88萬家。蜜雪冰城等品牌的單店日均訂單量下滑,茶百道等品牌的客單價跌破低位。
面對內卷,部分品牌開始調整策略,暫停加盟模式,回歸用戶與品牌。新茶飲行業的底層邏輯已悄然生變,從增量競爭轉向存量博弈,從規模擴張走向價值再造。
重慶潼南區具有偏酸性的土壤和便利的灌溉條件,是種植優質檸檬的絕佳之地。在雪王農業(重慶)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工作人員正將優質檸檬裝箱,準備發往全國各地的蜜雪冰城門店。2023年,蜜雪冰城的檸檬採購量已經達到11.5萬噸。
新茶飲企業紛紛將供應鏈視為競爭的核心,並以此重構競爭護城河。通過全球化採購、自建原料生產基地和倉儲設施,不僅提升了議價能力,還確保了原料的穩定供應和品質控制。這種全鏈路掌控農產品的模式,不僅降低了成本,還提高了產品質量。
上游供應鏈建設已成為新茶飲品牌的競爭核心和資金投入重點,這對於保證產品品質、實現規模化發展至關重要。自建供應鏈不僅是新茶飲品牌在成本控制與品質保障上的明智之選,更是其探索多元化盈利模式、增強市場競爭力的有效途徑。
智能出茶機、自動去皮機、自動去核機、自動錘檸檬機、奶茶機器人、全智能茶飲機……在新茶飲品牌門店,各種智能設備湧現,一場科技颶風正加速席捲行業。
新茶飲品牌紛紛將智能化視為降本增效的「武器」,通過引入智能設備,提高門店坪效,減少人力成本。例如,某品牌已推出了多款茶飲高科技設備,並申請了多項相關技術專利。這些設備不僅大幅縮短了人工操作時間,還通過數據算法降低了門店損耗,控制了產品售罄率。
未來,智能設備在新茶飲行業會得到越來越多的運用。這些智能設備的應用,不僅可以減少人工投入,還能規範產品標準,解決衛生等問題。智能化升級舉措不僅提升了新茶飲品牌的生產效率和服務質量,還能助力企業在市場競爭中贏得更多市場份額。
在國內茶飲市場競爭愈發激烈的環境下,眾多新茶飲品牌紛紛將目光轉向更為廣闊的海外市場,將「出海」作為尋求新增長機遇的重要途徑。2025年,新茶飲企業海外拓店速度加快。某品牌開設歐洲首家門店、另一品牌布局日本首店都引發業內關注。
數據顯示,某品牌在海外已開設了約4800家門店,其在海外市場的品牌影響力日益增強;自開拓海外市場以來,另一品牌已在馬來西亞、新加坡、泰國等國家開設超150家門店。
然而,在「出海」過程中,新茶飲品牌也開始面臨供應鏈難題。為解決這一問題,部分品牌在東南亞4個國家建立了本地化倉儲體系,並計劃繼續擴大物流設施;另一品牌也在英國、馬來西亞、澳大利亞等地建立了倉庫,為海外門店提供倉儲物流服務,確保其海外門店產品原料的穩定供應。
未來,供應鏈的完整度依舊是新茶飲領域競爭的一大重點。近年來,諸多主流品牌都在積極搭建供應鏈體系,並且不斷進行精細化升級。擁有對供應鏈進行完整布局能力的企業,才能在激烈的競爭中占有優勢。
總結
新茶飲行業正經歷從擴張到精細化運營的深刻變革。面對市場內卷和同質化競爭的挑戰,企業通過聚焦供應鏈建設、智能化升級和國際化布局,重構競爭護城河,開啟行業價值重構之旅。未來,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和應用場景的拓展,新茶飲行業將迎來更加智能化、高效化的未來。
中國報告大廳聲明:本平台發布的資訊內容主要來源於合作媒體及專業機構,信息旨在為投資者提供一個參考視角,幫助投資者更好地了解市場動態和行業趨勢,並不構成任何形式的投資建議或指導,任何基於本平台資訊的投資行為,由投資者自行承擔相應的風險和後果。
我們友情提示投資者: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