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分析 礦產 內容詳情
專家:烏美簽署礦產協議 展現美外交困境下的無奈(20250501/13:46)
 礦產 2025-05-01 13:46:53

特約評論員宋曉軍表示:其一,烏克蘭和俄羅斯在相關談判中態度強硬,均未作出讓步。美國即便對烏克蘭施壓,或者試圖與俄羅斯進行利益交換,都無法改變這一僵局。在此情形下,若想達成一份所謂的「階段性成果」,美國只能自己退讓一步。畢竟,若雙方都不肯妥協,談判便只能陷入停滯,美國為避免這種局面,只能選擇在協議上做出妥協。 其二,美國急於獲取階段性成果,這與川普上任百天以來推出的三個外交政策目標密切相關。然而,前兩個目標已基本宣告「破產」,在這種情況下,礦產協議的階段性成果才得以「應運而生」。具體來看,前兩個外交政策目標分別是貿易戰和伊核談判。在貿易戰方面,美國不僅未能從中獲利,反而因貿易摩擦引發了一系列經濟問題,如今已明顯看不到任何收益的希望。伊核談判同樣進展不順,儘管已經進行了三輪間接談判,但美伊雙方在立場和要求上仍存在巨大分歧。特別是美國伊核談判代表在4月28日發表的言論,第二天就被自己推翻,這充分暴露了美國在伊核談判中的混亂與無奈。在執政百天內,這三個外交政策目標中,唯有礦產協議看似有達成「階段性成果」的可能。而這一「階段性成果」,從美國的角度來看,意味著未來或許能從中獲得一定的經濟補償,於是這份礦產協議最終「倉促出爐」。(央視新聞)

延伸閱讀

中國報告大廳聲明:本平台發布的資訊內容主要來源於合作媒體及專業機構,信息旨在為投資者提供一個參考視角,幫助投資者更好地了解市場動態和行業趨勢,並不構成任何形式的投資建議或指導,任何基於本平台資訊的投資行為,由投資者自行承擔相應的風險和後果。

我們友情提示投資者: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熱門推薦

相關資訊

更多

免費報告

更多
礦產相關研究報告
關於我們 幫助中心 聯繫我們 法律聲明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1895號
閩ICP備09008123號-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