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基於2024年前兩月土地成交數據的觀察
開年以來,全國多個核心城市的土地市場顯著升溫,杭州、北京等熱點城市頻現高溢價地塊,部分區域溢價率突破20%,甚至達到87.5%。與此同時,房地產銷售端同步改善,新建商品房銷售額同比降幅收窄超14個百分點,市場需求釋放與土地熱度形成共振。這一現象折射出當前土地市場結構性分化加劇,核心資源向優質地塊和高能級城市集中,也為未來三年的土地投資方向提供重要參考。
2024年開年以來,杭州、上海等城市土地市場熱度攀升。3月18日杭州市第五次土拍中,2宗宅地分別以9.09%和24.07%的溢價率成交;同日北京市海淀區一宗地塊更是以27.93%的溢價率成交。數據顯示,杭州年內16宗土地中有12宗溢價成交,其中多宗溢價超40%,上海兩次土拍出讓的5宗宅地全部實現溢價。鄭州金水區某住宅地塊更是在255輪競價後以87.5%的高溢價率成交,成為近期市場焦點。
核心城市土地市場升溫的核心驅動力在於供需兩端的良性互動。一方面,地方政府主動調整供地策略,通過提升出讓地塊品質(如配套完善的核心區域用地)吸引企業參與;另一方面,房企在資金壓力下選擇性布局高能級城市核心板塊,形成對優質土地資源的競爭溢價。這種「雙向優化」機制使得一線城市及強二線城市土地成交規模同比擴大,同時帶動市場預期改善。
當前土地市場的熱度呈現顯著的結構性特徵:杭州、上海等城市核心區地塊溢價率普遍超過20%,而三四線城市流拍現象仍存。這種分化的背後是市場需求面的修復差異——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前兩月40個重點城市新房銷售面積和金額同比轉正增長1.3%和7.1%,房價預期穩定指數達71.8%,購房者信心回升直接支撐了房企對核心地塊的投資意願。
總結來看,2025年土地投資需重點關注「核心非核心」的市場分化趨勢。高能級城市優質土地將成為企業競爭焦點,其溢價率或持續高位運行;而低能級城市的土地市場則面臨去庫存壓力。隨著政策端繼續優化供給結構和需求刺激,土地市場的回暖效應有望從核心區域向具備「強購買力+低庫存」特徵的外圍板塊擴散,形成新一輪投資循環。房企需在精準研判區域價值基礎上,把握結構性機會以應對未來三年的土地市場競爭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