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分析 食品其他行業分析報告 內容詳情
2025年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體系升級 涉及59項新規強化消費保障
 食品安全 2025-03-27 10:37:33

  中國報告大廳網訊,近期,我國在食品安全領域迎來重大政策更新。國家衛健委與市場監管總局聯合發布《2025年第2號公告》,正式公布50項新制定的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和9項修改單,覆蓋食品標籤、特殊膳食、產品規範等多方面內容。此次修訂以"提升消費者知情權、強化行業規範性"為核心目標,通過系統化標準升級構建更透明安全的市場環境。

  一、食品安全標準體系擴容:59項新規護航消費安全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食品安全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本次發布的標準涉及8大類別,包括《預包裝食品標籤通則》等2項標籤標準,《嬰幼兒穀類輔助食品》等3項特殊膳食標準,《發酵乳》等4項產品標準,《調製肉製品生產衛生規範》等3項生產經營規範,《消毒劑》1項食品相關產品標準,以及多項營養強化劑、添加劑質量規格和檢驗方法標準。9項修改單同步實施,進一步完善現有食品安全技術要求。

  二、食品安全標籤制度革新:數字賦能與致敏物質管理

  在《預包裝食品標籤通則》修訂中,我國首次引入"數字標籤"概念,通過二維碼等載體實現信息可聽讀、可視化放大等功能,提升消費者獲取關鍵信息的便捷性。同時明確八大類易致敏成分(含麩質穀物、甲殼綱類、魚類等)需在配料表顯著標註或以獨立提示語標示。新標準禁止使用"零添加""不添加"等誤導性用語,例如"不添加蔗糖"的飲料仍可能含有其他形式的糖分,此類聲稱將被嚴格限制。

  三、食品安全信息透明化:日期標識與網絡銷售規範

  《食品標識監督管理辦法》要求預包裝食品在主要展示版面設置獨立區域標註生產日期、保質期到期日,並首次規定按年月日順序直接顯示最終食用時限。針對線上渠道,新規明確電商平台需監督網售商品標籤信息完整性,確保消費者通過主頁面獲取核心要素(如配料表、營養成分)。同時禁止標註涉及疾病預防治療功能、虛假誇大描述及"特供""專供"等違規用語。

  四、食品安全特殊需求保障:嬰幼兒食品與醫學用途產品升級

  針對特殊人群,《特殊醫學用途嬰兒配方食品通則》新增脂肪代謝異常配方等6類細分產品,細化營養成分要求。《嬰幼兒穀類輔助食品》和《嬰幼兒罐裝輔助食品》擴大適用範圍,調整能量配比以降低添加糖占比,更好地匹配嬰幼兒成長需求。消毒劑標準同步更新使用規範,在保證殺菌效果的同時規避濫用風險。

  五、食品安全監管閉環:企業責任與社會監督並重

  新標準設置2年過渡期,為企業技術改造留出緩衝空間。市場監管部門將通過《標識辦法》強化執法力度,重點查處虛假標註、誤導性聲稱等行為。消費者可通過全國12315平台舉報違規標籤產品,形成"標準制定企業執行社會監督"的全鏈條治理體系。

  此次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體系升級,標誌著我國在食品質量控制和消費者權益保護領域邁入新階段。通過技術規範與管理創新並舉,既推動行業標準化建設,又以數位化手段提升信息透明度。隨著新規逐步落地實施,將有效降低消費風險、促進市場公平競爭,為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提供更堅實的制度保障。

熱門推薦

相關資訊

更多

免費報告

更多
食品安全相關研究報告
關於我們 幫助中心 聯繫我們 法律聲明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1895號
閩ICP備09008123號-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