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在經歷多輪行業調整後,俄羅斯汽車產業正逐步顯現新的發展態勢。最新統計數據顯示,2025年1至2月,該國乘用車生產領域表現尤為突出,累計產量達到11.5萬輛,同比增長12.8%,顯示出本土化戰略的有效推進。與此同時,商用車市場則面臨結構性挑戰,載重汽車與客車產量均出現下滑,反映出市場需求的分化趨勢。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乘用車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2025年1至2月,俄羅斯乘用車生產持續回暖,累計產量達11.5萬輛,同比增長12.8%。其中2月份單月產量為6.08萬輛,環比增長11.7%,同比增幅6.8%。這一數據表明,在供應鏈重組與本土替代計劃的推動下,俄羅斯乘用車產業正在克服外部壓力,逐步恢復產能。從細分市場看,輕型載客車型成為主要增長動力,其高性價比和本地化生產優勢進一步鞏固了市場份額。
與乘用車市場的活躍形成對比的是,商用車領域表現疲軟。2025年1至2月,俄羅斯聯邦載重汽車產量為2.24萬輛,同比減少20.1%。其中2月份單月產量為1.35萬輛,同比下降11.1%,但環比增長52.8%,顯示出生產節奏的波動性。此類車型通常受基建和物流需求驅動,其下滑可能與行業投資周期調整及海外市場拓展受限有關。
在大中型客車市場,俄羅斯產業面臨更嚴峻挑戰。2025年1至2月,5噸以上客車產量僅為1367輛,同比減少41.9%;重量不超過5噸的客車產量為230輛,同比下降20.4%。細分到單月數據:2月份5噸以上客車產量838輛(同比下降38.7%),輕型客車產量140輛(同比下降12.6%)。這種結構性收縮可能源於公共運輸系統更新放緩及替代能源車型轉型的滯後影響。
總結
綜合來看,俄羅斯汽車產業在2025年初呈現顯著分化特徵。乘用車市場的強勁復甦與商用車領域的持續低迷形成鮮明對比,這一現象既反映了市場需求的變化趨勢,也折射出行業內部的戰略調整方向。未來產業布局的優化路徑仍需觀察後續市場動向,尤其是本土供應鏈穩定性、替代技術推廣速度以及國際政策環境變化對出口能力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