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數據亮點: 山東省濟陽地區頁岩油探明地質儲量達1.4億噸,技術可采量突破千萬噸級,標誌著我國頁岩油氣開發進入規模化階段。
近年來,全球能源轉型加速背景下,非常規油氣資源的戰略價值日益凸顯。中國在頁岩油領域持續發力,近期勝利油田濟陽區塊的重大發現為行業注入強心劑——探明地質儲量超1.4億噸的頁岩油田正式通過國家權威認證,成為我國首個實現億噸級規模開發的頁岩油項目。這一突破不僅刷新了國內頁岩油勘探紀錄,更展現了我國在非常規油氣開發技術上的顯著進步。
位於山東淄博高青縣內的樊頁平1區塊,其頁岩層系石油探明地質儲量達到1.4億多噸,技術可采量達1,135.99萬噸。這一成果通過自然資源部評審備案,成為我國首個億噸級頁岩油田認證項目。根據最新估算,濟陽凹陷區頁岩油資源總量已超過105億噸,與我國常規油氣累計探明儲量相當,為保障能源安全提供了重要戰略儲備。
傳統理論認為頁岩油富集需要成熟度高於0.9%,但中國科研團隊通過15萬次實驗提出新模型,成功將陸相斷陷湖盆頁岩油有效開發範圍擴展。這一創新使濟陽地區頁岩油資源量重新評價後增加兩倍,並攻克了高溫、高壓及井筒複雜條件下的世界級難題。通過「儲—縫—壓」三元理論指導,立體化開發技術將單井生產層數從3層提升至7層,顯著提升了儲量動用效率。
在鑽井與完井技術革新方面,自主研發的自動化裝備使平均鑽井周期大幅縮短。例如,6000米深井最快僅需17.7天完成,較傳統作業提速近80%;密切割組合縫網壓裂技術的應用則讓單井產能屢創新高。2024年,中國頁岩油年產量已達70.5萬噸,同比增產30.8萬噸,涪陵頁岩氣田更實現頁岩油日產量突破3萬噸的里程碑。
隨著《頁岩層系石油儲量估算規範》等政策落地,我國頁岩油資源管理進入標準化新階段。當前蘇北盆地高郵、金湖凹陷已激活11億噸資源量,重慶涪陵等地持續取得勘探突破。預計2025年新增探明儲量將超8000萬噸,進一步支撐國內原油穩產目標。
總結: 濟陽頁岩油示範區的成果標誌著我國在非常規油氣開發領域邁入新階段。通過技術創新與規模化應用,頁岩油正從「沉睡寶藏」轉化為現實生產力,為保障能源安全、推動綠色低碳轉型提供強大支撐。未來,隨著勘探技術疊代和開發模式優化,我國頁岩油產業有望在全球競爭中占據更加重要的戰略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