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分析 醫療服務行業分析報告 內容詳情
2025年醫用紡織品行業現狀分析:制度與設施待完善
 醫用紡織品 2025-03-28 17:24:47

  中國報告大廳網訊,2025年,隨著醫療行業的不斷發展和對醫院感染控制要求的提高,醫用紡織品的洗滌消毒管理成為保障醫療安全的重要環節。根據相關數據,全球醫用紡織品市場規模在2022年估計為322.0億美元,預計2023—2030年將以4.3%的複合年增長率持續增長。然而,醫用紡織品在使用後可能攜帶微生物,若處理不當,可能引發醫院感染或傳染病傳播。因此,規範醫用紡織品的洗滌消毒流程,提升管理效率,是當前行業發展的關鍵所在。本文通過對我國醫用紡織品洗滌消毒管理現狀的調查分析,探討了當前存在的問題及優化方向,旨在為相關標準的修訂和行業的發展提供參考依據。

  一、醫用紡織品管理現狀:知曉與執行情況良好

  《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醫用紡織品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在我國,醫用紡織品的洗滌消毒管理已取得一定成效。調查數據顯示,全國323所醫療機構和31所洗滌機構對《醫院醫用織物洗滌消毒技術規範》(WS/T508—2016)的知曉率分別為96.90%和96.77%,執行率分別為94.12%和96.77%。這表明該規範已被廣泛認知並應用於實踐。不同級別醫療機構的知曉率和執行率隨著級別提高而上升,三級醫療機構的知曉率和執行率最高,分別為98.94%和96.83%。此外,47.99%的醫療機構採用購買服務的方式進行醫用紡織品的洗滌消毒,且級別越高,購買服務的比例越高。這反映出隨著醫療機構規模和級別的提升,對專業洗滌消毒服務的需求也在增加。

  二、醫用紡織品管理問題:制度與設施待完善

  儘管知曉率和執行率較高,但在具體管理過程中仍存在一些問題。在管理制度方面,雖然85.46%的機構建立了醫用紡織品洗滌消毒工作流程等8項制度,但制度健全率不足90%,且有部分機構未建立衛生質量監測檢查制度。在設施設備方面,洗滌機構在區域、通道、隔離屏障及更衣(緩衝)間和衛生間洗手設施的設置率均高於醫療機構,但在污染區和清潔區之間有隔離屏障的機構占比僅為83.68%,且污染區、清潔區各功能區之間有隔離屏障的機構占比更低。此外,衛生隔離式洗滌設備、隧道式洗滌機組等先進設備的配置率在醫療機構中較低,這可能影響洗滌消毒效果和效率。

  三、醫用紡織品微生物檢測:清潔織物真菌超標問題需關注

  微生物檢測結果顯示,在234件醫用紡織品樣本中,11.97%檢出真菌,其中5件清潔織物真菌總數超過100 CFU/100 cm²。這表明在洗滌消毒過程中,真菌的控制仍存在挑戰,尤其是在清潔織物階段。此外,洗滌消毒前醫用紡織品有18.03%細菌總數在200 CFU/100 cm²以上,而清潔織物有1.16%細菌總數超過200 CFU/100 cm²。雖然所有樣本均未檢出大腸菌群和金黃色葡萄球菌,但細菌總數的超標情況仍需引起重視,以防止潛在的醫院感染風險。

  四、醫用紡織品管理優化方向:加強監管與技術創新

  醫用紡織品行業現狀分析指出,針對當前醫用紡織品管理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以下優化方向。首先,需加強機構管理,提高監管水平。醫療機構和洗滌機構應建立健全並落實醫用紡織品洗滌消毒相關制度,加強醫院感染防控相關知識與技能培訓。對於購買服務的醫療機構,應切實肩負起對服務提供方的監管責任,包括資質審核、操作流程考察、風險評估以及從業人員培訓等。其次,完善硬體設施,合理布局建築。洗滌機構應根據服務需求合理布局,配備滿足要求的設備設施,特別是對於感染性織物的處理,需增設或預留專用通道及接收、洗滌消毒間。此外,引入新技術,利用數位化手段提高管理效能。例如,使用抗菌、易消毒、防滲透等功能性材料,以及引入信息化/智能化管理系統,可有效提升醫用紡織品的管理水平和洗滌消毒效果。

  五、總結

  2025年,醫用紡織品行業在管理上取得了顯著進展,但同時也面臨著制度不完善、設施配備不足以及微生物控制等問題。通過加強機構管理、完善硬體設施、引入新技術等措施,可以進一步規範醫用紡織品的洗滌消毒流程,提高管理效率,降低醫院感染風險,推動行業的可持續發展。

熱門推薦

相關資訊

更多
醫用紡織品相關研究報告
關於我們 幫助中心 聯繫我們 法律聲明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1895號
閩ICP備09008123號-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