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基於當日市場表現及行業趨勢分析)
當前市場速覽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十五五算力行業發展研究與產業戰略規劃分析預測報告》指出,截至3月31日收盤,A股三大指數延續弱勢格局。滬指收跌0.46%,深證成指下跌0.97%,創業板指跌幅達1.15%。超4000隻個股出現下跌,顯示市場情緒趨于謹慎。儘管整體表現低迷,但算力、黃金等少數板塊逆勢走強,為後續產業布局提供重要信號。
當日盤面呈現顯著的冷熱不均態勢。券商、稀土、基建等傳統周期性板塊跌幅靠前,而算力相關產業鏈午後發力,成為市場焦點。宏景科技、大為科技、恆潤股份等4隻個股漲停,中科金財、浙大網新等跟漲。值得注意的是,該板塊的異動與2025年全球算力市場規模預計突破3萬億元的長期預期形成呼應,凸顯其在技術疊代周期中的戰略價值。
主力資金當日淨流入銀行、公用事業等防禦性板塊,但更值得關注的是,部分與算力基礎設施相關的個股獲得顯著增持。例如,杭鋼股份(9.11億元)、賽意信息(7.59億元)的淨流入規模居前,反映出機構對算力建設中長期邏輯的認可。反觀電力設備、非銀金融等傳統領域則面臨拋壓,臥龍電驅、合鍛智能分別遭減持8.21億元與6.10億元,顯示資金正加速向高景氣賽道集中。
當前市場震盪或與投資者對政策落地節奏及企業盈利兌現能力的觀望有關。但若結合算力需求的爆發式增長——據測算,我國智能算力規模預計在2025年達到2020年的30倍——短期回調反而為中長期布局提供窗口期。例如,黃金股與算力板塊的同步走強,既反映避險情緒升溫,也暗示資金對「硬科技+確定性成長」的雙重偏好。
總結展望
當日市場波動凸顯結構性行情特徵,但算力產業鏈逆勢表現及資金動向,印證了其作為未來五至十年核心賽道的地位。隨著政策支持持續加碼與應用場景的拓展(如AI、工業網際網路等),2025年產業規模目標或將驅動新一輪估值修復。投資者在關注短期調整風險的同時,可優先布局具備技術壁壘和訂單落地能力的企業,把握算力革命帶來的長期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