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分析 氫能行業分析報告 內容詳情
2025年氫能行業分析:我國在海上制氫技術方面取得全鏈條突破
 氫能 2025-04-01 13:27:21

  中國報告大廳網訊,在全球能源綠色轉型的浪潮中,氫能作為極具潛力的清潔能源,正逐漸成為能源領域的焦點。2025年,氫能行業展現出蓬勃發展的態勢,一系列創新成果不斷湧現。據相關數據顯示,2024年全球可再生能源制氫項目累計建成產能超25萬噸,我國占比超50%,已逐步成為全球可再生能源制氫及相關產業發展的引領地區。在這樣的大背景下,深入探究氫能產業的發展現狀與未來走向意義重大。

  一、氫能產業「制儲輸用」的積極發展態勢

  《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氫能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當前,全球能源格局正處於深刻調整階段,綠色轉型成為能源發展的新方向。氫能憑藉綠色低碳、轉換靈活的特點,成為世界主要經濟體推進能源低碳轉型的重要選擇。我國作為全球最大的氫氣生產和消費國,對氫能產業的發展高度重視。

  2022年3月,國家相關部門印發規劃明確了氫能的戰略定位和發展目標;2025年1月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能源法》確立了氫能的能源主體地位,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出台推動了氫能產業化進程。

  在技術發展方面,可再生能源制氫技術進步顯著。眾多廠商在相關展會中展示了新型電解槽產品,呈現出百花齊放的局面。在交通領域,氫能技術與設備加速落地,部分企業展示的新一代高功率密度電堆和長壽命膜電極技術達到國際頂尖水平,氫燃料電池重卡續航里程超千公里,實現了技術突破。

  從產業發展成果來看,我國在氫能「制儲輸用」各環節均取得積極進展。新疆庫車、寧夏寧東等地的規模化可再生能源制氫項目建成,貫通了全流程,發揮了良好的示範作用。未來,相關部門還將加大政策供給,推動氫能項目科學布局,完善行業管理,促進氫能全鏈條協調發展。

  二、氫能產業面臨的挑戰與發展策略

  儘管氫能產業發展前景廣闊,但目前仍處於產業化初期,面臨著諸多現實困難,其中經濟性問題尤為突出,這是氫能大規模替代的關鍵障礙。要實現綠氫降本,需從制氫、運氫、儲氫等環節入手。在制氫環節,可在新能源資源豐富地區規模化靈活高效制氫;運氫環節,對於氫能消費量大的地區,超大容量的管網輸氫至關重要;儲氫環節,地質儲氫具有重要意義,可利用岩穴、廢舊坑道等進行儲氫。

  推動氫能產業持續降本的核心在於科技創新。我國已搭建了一批相關研究機構和創新平台,初步建立了全產業鏈和技術鏈,並開展了關鍵技術研發。未來,應持續加大對氫能技術創新的支持力度,結合國內外發展趨勢,制定國家層面的技術路線圖,完善創新體系,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

  三、海洋氫能的發展潛力與突破

  海洋氫能在能源革命和海洋強國建設中具有重要戰略意義,是全球氫能供應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深遠海風電開發的破局點。通過將海洋風光資源轉化為綠氫及氫基燃料,既能解決深遠海可再生能源消納難題,又能支撐全球綠色航運走廊建設。

  氫能行業分析指出,我國首個海洋氫氨醇一體化項目在山東煙臺建設完工並進入調試階段,該項目可利用海上新能源離網制氫,並將綠氫轉化為氨和甲醇,廣泛應用於多個領域。我國沿海地區具備發展綠電制綠氫的資源優勢,海水直接電解制氫技術為氫能產業開闢了新途徑。

  目前,我國在海上制氫技術方面取得了全鏈條突破,多個機構和企業在相關技術研發上取得成果,行業規範也在不斷完善。隨著技術成熟和成本降低,海水制氫有望實現規模化產業應用。未來,應從技術、裝備、法規和產業政策等維度推動海洋氫能發展,打造海洋氫基能源網絡。

  2025年,氫能行業在「制儲輸用」各環節、降本增效以及海洋氫能開發等方面均取得了顯著進展,展現出良好的發展趨勢。然而,產業發展仍面臨經濟性等挑戰。我國在氫能產業發展中已取得一定成績,如在可再生能源制氫項目上的領先地位,以及海洋氫能技術的突破。未來,需持續加大政策支持和科技創新力度,聚焦綠氫降本,推動海洋氫能發展,完善行業規範,促進氫能產業在陸海協同發展中不斷壯大,為全球能源轉型和可持續發展貢獻力量。

熱門推薦

相關資訊

更多

免費報告

更多
氫能相關研究報告
關於我們 幫助中心 聯繫我們 法律聲明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1895號
閩ICP備09008123號-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