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當前全球金融市場波動加劇,黃金作為傳統避險資產持續吸引資金流入。截至一季度末,國際金價創下近四十年最大季度漲幅紀錄,國內金飾零售價格同步攀升,貴金屬相關板塊在資本市場表現活躍。本文結合最新數據,解析金飾行業在宏觀經濟環境下的發展脈絡與市場機遇。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金飾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受海外經濟衰退預期及地緣政治風險影響,黃金避險屬性全面激活。截至4月1日,上海期貨交易所(SHFE)黃金主力合約日內漲幅突破2%,報738.46元/克;國際市場上,倫敦現貨黃金與COMEX黃金期貨價格分別觸及3145.16美元/盎司和3173.5美元/盎司。統計顯示,今年一季度COMEX黃金累計上漲超20.51%,倫敦金現價漲幅達18.37%,均創下自1986年以來的最佳季度表現。
金飾終端市場價格同步上行。以周大福為例,4月1日其黃金飾品報價達到953元/克,較前一交易日上漲1.82%,單日漲幅達17元/克;若對比今年初的805元/克起點,一季度累計漲幅已高達16.27%。價格波動不僅反映原材料成本變化,更折射出消費者對黃金保值屬性的關注度提升。
資本市場方面,A股貴金屬板塊一季度整體上漲26.74%,顯著跑贏大盤。其中,赤峰吉隆黃金礦業股份有限公司憑藉43.93%的季度漲幅成為行業標杆,其股價走勢與金價波動高度相關,凸顯金飾產業鏈企業在風險資產配置中的重要地位。
綜合通脹壓力、經濟增長預期及地緣衝突等因素來看,當前黃金市場仍處於上升通道。隨著海外經濟進入「高通脹+低增長」階段,類滯脹交易邏輯將持續支撐金價。此外,關稅政策不確定性與地區局勢緊張可能進一步加劇避險需求,預計二季度至年中金飾及相關資產將維持強勢表現。
總結而言,2025年開年以來黃金市場呈現供需雙輪驅動特徵:一方面,宏觀環境推動金價持續走高;另一方面,終端金飾消費在價格波動中展現韌性。從投資到零售端的全產業鏈聯動效應顯著,未來需密切關注全球經濟政策動向對金飾行業估值體系的影響,把握潛在結構性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