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開篇綜述)在多重政策支持和市場需求復甦的背景下,2025年家電行業呈現出結構性增長態勢。內需市場受國補政策持續提振,出口雖面臨基數壓力但國際化布局加速推進,同時AI技術與產品創新正重塑消費場景。本文結合最新行業數據,解析家電板塊的投資邏輯與潛在機會。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家電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2025年12月,家電品類零售表現亮眼,家用電器和音響器材類社零同比+10.9%。空調作為核心品類保持穩定增長:產業在線數據顯示,2025年前兩月空調內銷出貨量達1457萬台(+8.8%),且後續排產數據延續高增趨勢(46月預計分別同比增長9.1%/17.4%/31.1%)。線下渠道因補貼政策更受消費者青睞,線上、線下零售額增速分化顯著(線下+46.9%,線上8.8%)。掃地機器人成為國補最大受益者之一,2025年12月線上零售量/額同比分別增長72.3%/57.5%,延續了四季度的供不應求態勢。
儘管面臨高基數壓力,2024年家電出口仍實現20.8%的同比增長,但2025年前兩月增速降至6.3%,反映外部需求動能趨緩。空調出口表現分化:2025年12月出口量同比+30.9%,但後續排產增速逐步回落(46月預計+7.5%/+2.8%/10.9%)。值得關注的是,掃地機與彩電領域正通過技術突破搶占全球份額。例如,頭部品牌在海外市場APP下載量增長顯著(追覓、石頭科技分別達118.6%和41.56%),海信系與TCL電子憑藉規模效應實現全球彩電出貨量市占率雙升至14%,鞏固了行業領先地位。
技術疊代正推動家電產品形態升級。石頭科技推出搭載機械臂的掃地機G30 Space探索版,美的集團展示人形機器人原型引發關注,反映頭部企業對人工智慧融合的重視。同時,針對年輕人細分需求的產品設計持續深化:海爾統帥推出的三筒分區洗衣機(專為內衣、襪子獨立洗滌場景),定價策略與競品趨同卻實現差異化競爭。值得注意的是,小米等品牌正逐步退出低價競爭賽道,推動行業價格體系向價值導向轉型。
基於當前市場環境,低估值且基本面改善的標的值得關註:格力電器憑藉渠道改革深化和高分紅優勢具備配置性價比;新寶股份受益於小家電供應鏈集中度提升,利潤修復空間較大。海信視像、美的集團等穩健型龍頭則提供防禦屬性。此外,建議關注彩電與掃地機出口占比較高的TCL電子(港股)、海信家電等標的。
風險方面:需警惕國補政策效果不及預期、美國關稅壁壘升級導致海外成本上升,以及行業競爭格局惡化的潛在衝擊。
(總結)2025年家電行業的核心邏輯在於內生需求修復與技術驅動的結構優化。短期看,國補對消費端的刺激效應仍將持續釋放;中長期則需關注出口市場國際化進程及AI技術對產品附加值的提升空間。投資者可重點關注估值合理、兼具成長性與防禦能力的企業,同時密切關注政策動向與海外貿易環境變化帶來的邊際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