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分析 公立教育行業分析報告 內容詳情
2025年學校食品安全監管升級:新規護航校園餐飲安全,27項條款強化主體責任
 學校 2025-04-02 11:16:45

  中國報告大廳網訊,據行業數據顯示,我國在校學生及教職工日均集中用餐量超1.8億人次。隨著《集中用餐單位落實食品安全主體責任監督管理規定》(以下簡稱《規定》)的發布,2025年4月起學校、托幼機構等重點場所的餐飲安全將進入全鏈條管控新階段。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學校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近年來校園食品事件頻發引發社會高度關注,此次新規針對學校食堂管理漏洞與供餐企業責任邊界不清等問題,通過立法形式構建系統性風險防控體系。其中涉及學校的條款占比達65%,明確要求學校在食品安全治理中承擔核心監督職責,並配套建立三級責任網絡。

  一、學校食品安全管理責任升級:2025年起集中用餐單位須嚴格履行監督義務

  《規定》明確,學校等機構需將食堂承包方或供餐企業納入常態化監管範疇。自新規實施日起,學校在選擇餐飲服務供應商時必須核查食品經營許可資質,並建立動態評估機制。數據顯示,全國現有校園食堂承包企業超1.2萬家,新規要求此類企業在承接學校業務前須通過屬地市場監管部門備案審查。

  二、學校食堂運營標準化:食品安全管理崗設置與"日周月"制度全覆蓋

  針對學校食堂特殊性,《規定》提出分級配備食品安全管理人員。在校生規模超過500人的中小學及幼兒園,除常規食品安全員外,必須設立由校方直接任命的專職食品安全總監。同時要求所有學校食堂嚴格執行"日管控、周排查、月調度"機制,通過數位化台帳實現全流程可追溯管理。

  三、校園供餐協同治理新範式:合同約束與隱患聯防成為強制性條款

  新規第21條明確,學校需與承包方或供餐單位簽訂食品安全專項協議,約定事故責任劃分及應急響應程序。在風險預警方面,若檢測到食材異常或操作違規,校方須立即啟動聯合排查並暫停供餐服務。這一機制將覆蓋全國約36萬家中小學幼兒園食堂和1.5萬家校園配餐企業。

  四、學校食品安全違規處罰力度空前:違法成本提升倒逼責任落實

  對違反《規定》的學校及關聯企業,監管部門可依法採取信用懲戒、經濟罰款直至強制退出市場等措施。特別指出,涉及學校的食品安全事故將實施"雙罰制",既追究承包方責任,也追溯至校方管理失職行為。

  隨著2025年新規全面落地,校園餐飲安全將形成從源頭到餐桌的全周期治理體系。通過強化學校主體責任、規範供餐企業准入標準以及構建多方協同機制,預計可使校園食品安全事件發生率降低40%以上,為1.8億在校師生飲食健康提供堅實制度保障。

熱門推薦

相關資訊

更多

免費報告

更多
學校相關研究報告
關於我們 幫助中心 聯繫我們 法律聲明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1895號
閩ICP備09008123號-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