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行業數據顯示,中國保險業在資本市場回暖與業務結構優化的雙重推動下,2024年實現原保險保費收入5.70萬億元,同比增長5.7%。五大上市險企合計歸母淨利潤達3476億元,同比激增77.7%,這一亮眼表現既受益於投資端的顯著改善,也映射出行業深度轉型的戰略成效。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投資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2024年上市險企淨利潤大幅增長的核心動力來自投資收益提升。數據顯示,五家頭部險企總投資收益率均值達到5.6%,同比平均增幅達3個百分點。以中國平安為例,綜合投資收益率達5.8%(同比增長2.2個百分點),其壽險及健康險業務綜合投資收益率更高達6.0%;中國人壽則實現總投資收益3082.51億元,投資收益率5.5%,創歷史新高。權益市場回暖疊加新金融工具會計準則實施帶來的核算方式變化,顯著放大了資本市場波動對利潤表的影響。
從資產配置看,頭部險企持續優化投資組合結構:中國人壽債券配置占比穩定在59%以上,同時加大股票及基金(不含貨幣)配置至12.18%,紅利股持倉比例提升推動現金收益增長。行業普遍通過增配戰略性新興產業、先進位造業等價值型資產,增強投資回報的穩定性。
儘管代理人規模較峰值縮減超六成(僅約138萬人),但高質量轉型成效顯著。五大險企2024年新業務價值實現大幅增長,可比口徑下增速介於24%58%之間。例如新華保險非可比口徑同比增長達107%,中國平安新業務價值率提升驅動其營運利潤增長9.1%。
這一改善源於多維度優化:一方面通過降低產品預定利率、實施"報行合一"政策壓縮渠道成本,使新業務利潤率顯著提高;另一方面強化代理人專業化培訓與數位化賦能,推動人均產能提升。數據顯示,頭部險企已將重點轉向高質量人力招募,部分公司計劃三年內實現高素質代理人占比超50%。
2024年成為行業數位化轉型的"落地元年"。通過人工智慧與大數據技術應用,保險公司顯著提升運營效率:中國平安將核保理賠流程智能化後效率提升30%,中國人壽實現90%以上的保單服務線上化,人保科技則推動健康險理賠時效壓縮至24小時內。
更深層次的變化在於戰略規劃的重構。行業普遍認為AI不僅是降本增效工具,更是驅動商業模式創新的核心要素。通過構建"數據模型場景"閉環,保險機構正在重塑從產品設計、渠道分銷到客戶服務的價值鏈,例如精準識別客戶需求、動態調整投資組合策略等。
儘管行業交出近十年最佳成績單,未來仍面臨多重考驗。利率下行壓力可能壓縮固定收益類資產回報空間,權益市場波動性增加要求提升風險對沖能力。同時人口老齡化帶來的健康險需求增長與養老金業務拓展,需要更精準的投資策略匹配負債久期。
總結來看,2024年保險業的業績騰飛驗證了"投資驅動+價值轉型"雙輪戰略的有效性。在宏觀經濟環境不確定性增強背景下,如何平衡短期收益波動與長期資產配置目標,持續優化投資管理能力,將成為決定行業未來競爭力的關鍵變量。隨著科技賦能深化和產品結構升級,保險業正加速從規模擴張向高質量發展階段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