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藥化工行業作為關乎國計民生的重要領域,近年來隨著技術疊代和市場擴張持續發展。但不容忽視的是,行業生產過程的高風險性,導致安全事故頻發,不僅威脅人員生命健康,還制約產業的可持續發展。因此,強化醫藥化工安全生產管理,對推動行業健康發展、保障社會穩定具有重要且深遠的意義。
《2025-2030年中國醫藥化工行業市場深度研究及發展前景投資可行性分析報告》指出,醫藥化工生產具有高技術性、高風險性、高收益性等特徵。在高技術性方面,生產自動化程度高,機械設備功能複雜,一旦設備出現跑冒滴漏,不僅會污染環境,還可能引發火災等嚴重事故。同時,設備儀器儀表的細微缺陷,都可能帶來致命風險。醫藥化工生產過程耗時較長,需連續作業。並且,生產原料大多具有危害性,生產車間危險係數高。此外,生產環境要求苛刻,設備占用空間大。但一旦研發出新藥,企業能獲得較高的利潤回報。鑑於這些特性,醫藥化工企業必須制定科學的安全生產計劃,防範火災、爆炸和有毒物質泄漏等事故。
醫藥化工產業是我國的重要基礎產業,其發展直接關係到醫療體系的穩定。安全生產是保障醫藥化工企業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關鍵。從企業角度看,加強安全生產管理,有助於營造穩定的生產環境,提升產品質量和生產效率,增強企業的市場競爭力。對社會而言,醫藥化工企業肩負著生產安全、高品質藥品的社會責任,關乎公眾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在我國醫藥化工行業,多數企業採用化學危險品作為生產原料。部分企業規模較小,但產品種類繁多,生產規模與任務不匹配。生產過程中,大量使用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的化學品原料,若企業在原料存儲和使用環節操作不當,極易引發化學泄漏、爆炸或火災等事故。此外,隨著已開發國家醫藥化工產業向我國轉移,部分企業採用新型工藝和化學物質生產藥品,這些生產過程的風險尚不完全可控,給安全生產帶來了新的挑戰。
自 20 世紀末,我國出現一定規模的醫藥化工企業。受當時條件限制,許多工程和項目存在漏洞。由於安全意識和法律法規不完善,部分廠房和過道的防火間距不足,防火分區界限不清,存在先天性安全隱患。儘管隨著監管要求的提高,企業進行了局部整合,但部分安全問題仍未得到根本解決,一些企業在滿足環保要求的同時,忽視了安全生產。
儘管醫藥化工安全生產標準不斷提高,部分企業負責人對安全問題的重視程度有所提升,但仍存在表面化、間斷化的問題。一些企業將安全管理單純視為安全部門的責任,未能將安全意識貫穿到整個生產經營過程中,缺乏系統性的安全管理理念。
設施設備是醫藥化工企業生產和管理的基礎。部分企業存在設備老化的問題,這不僅影響生產效率,還可能導致安全事故的發生。雖然一些企業通過引進先進設備降低安全風險,但設備老化帶來的安全隱患難以完全消除。
明確管理目標是醫藥化工安全生產管理的首要任務。企業應根據不同的生產目標和環境,結合生產流程,制定針對性的安全管理目標,形成完善的安全管理流程體系。通過自上而下的方式,將安全管理目標落實到每一位員工,確保全員對安全管理目標的清晰理解,降低安全事故的發生風險。
提升前期安全生產設計水平對醫藥化工企業至關重要。設計人員應合理評估生產環境,識別潛在風險點。對生產流程進行全面檢查和維護,並配備專業人員,確保在發生安全問題時能夠及時處理。此外,企業應定期對設計人員進行培訓,使其掌握前沿的安全生產設計技術,為安全生產奠定基礎。
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是醫藥化工企業安全生產的保障。企業應樹立正確的安全生產理念,通過自上而下的宣傳,讓員工深刻認識到安全生產的重要性。根據企業自身特點,制定專項安全管理制度,避免生搬硬套。同時,企業應定期對設備進行檢測和維修,引入新型設備時同步更新檢測標準和專業人才。此外,要嚴格控制原料運輸、儲存和使用過程中的環境條件,為化工原料提供安全的儲存環境。
隨著人工智慧和自動化技術的發展,醫藥化工企業應積極引入自動化控制技術。該技術適用於醫藥化工生產流程規範、操作精度高、安全風險大的特點。通過自動化生產,可減少一線操作人員數量,降低安全事故的發生機率。自動化系統還能實時監測生產指標,在異常情況發生前發出警示,降低事故損失。未來,企業可進一步探索遠程操控和無人化生產技術。
提升工作人員的專業素養是醫藥化工企業安全生產的關鍵。企業應定期對現有員工進行培訓,使其掌握崗位安全知識,學習前沿技術。在招聘新員工時,應綜合考察其專業素養、職業素質和技能水平,確保其與企業發展理念相符。通過對新老員工的系統培訓,打造一支高素質的人才隊伍,為企業安全生產提供保障。
醫藥化工行業在 2025 年面臨著安全生產管理的新挑戰與新機遇。通過剖析行業特性和現存問題,本文提出了一系列針對性的優化策略,包括明確管理目標、提升前期設計水平、完善安全管理制度、應用自動化控制技術以及加強人才隊伍建設等。這些措施不僅有助於降低醫藥化工生產過程中的安全風險,還能推動行業的可持續發展。未來,隨著法律法規和標準規範的不斷完善,以及企業的共同努力,醫藥化工行業將朝著更加安全、高效的方向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