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分析 電子元器件行業分析報告 內容詳情
2025年照明行業趨勢分析:照明行業科技創新方向
 照明 2025-05-09 11:31:23

  中國報告大廳網訊,在 「十四五」 規劃的指引下,照明行業正處於從高速發展向高質量發展的關鍵轉型期。科技創新作為推動行業進步的核心動力,在這一進程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當前,照明行業既面臨著市場環境變化帶來的挑戰,也迎來了技術革新賦予的機遇。深入剖析照明行業科技創新的現狀、問題,並展望未來發展方向,對於準確把握 2025 年照明行業趨勢、推動行業持續健康發展意義重大。當下,照明行業在科技創新方面已經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也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需要行業各方共同努力,探索前行。

  一、照明行業發展現狀:壓力與機遇並存

  《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照明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受 3 年疫情的衝擊,照明行業發展面臨不小的壓力。2022 年,照明行業銷售額約 6390 億元人民幣,同比下降 6.02%;出口總額 627.08 億美元,同比下降 4.22%,均低於全國工業和輕工業的相關數據。規上企業營收 3883.03 億元,同比下降 3.86%,利潤總額 211.6 億元,同比雖僅下降 0.46%,但低於輕工業 9 個百分點 。

  近年來,照明行業產品結構發生了顯著變化。2022 年全國電光源累計產量近 350 億隻,同比下降超 17%,而燈具及相關產品出口總額約 464 億美元,約占全部照明產品出口總額的 74%,同比下降約 6%。燈具及相關產品與電光源及相關產品的出口額比例從 2012 年的 1.8∶1 提升到 2022 年的 5.1∶1。這表明照明行業在完成從傳統照明向 LED 照明的轉型後,正加速向綠色、智能、健康方向跨界融合發展。

  隨著產業結構的調整和技術的進步,市場需求呈現出多樣化的趨勢。在綠色低碳政策的推動下,光伏產品市場需求增長;消費者對居住環境健康舒適的關注度提升,定製化智能照明市場需求增大;國家對農業的大力扶持,也促進了植物照明產品的市場需求。照明企業積極應對市場變化,在細分領域加大投入,努力提振內銷市場。

  二、照明行業科技創新:成果與挑戰共生

  照明行業企業越來越重視科研投入,2022 年度,照明行業競爭力 20 強企業的研發投入達 4.4%,在輕工科技百強企業中,照明行業研發投入占營業收入比重為 4.47%,研發強度位居輕工行業第二。不斷增加的科研投入為行業技術創新提供了有力的資金支持。

  行業內科研機構數量持續增加,上中下游共有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 23 家。眾多大專院校、科研院所與下游企業通過 「院士專家工作站」「博士後工作站」 等科研平台,開展協同創新,建立了企業研究院、技術研發平台和產品研發平台等部門,完善了產品開發和技術預研體系,推動產品向高端化、個性化和定製化發展。

  照明行業科技從業人員隊伍基本穩定,核心企業科技研發人員占總員工數量比例、從業人員中具有本科及以上學歷的比例幾乎持平。行業積極開展人才規劃,通過聯合專業院校、研究所等機構,建立聯合人才培養計劃和科研合作團隊,並開展技術交流活動,促進了人才成長和科研成果的推進。

  照明行業在科研成果方面成績顯著,專利申請維持在較高水平。2022 年,行業科技成果獲得中國輕工業聯合會科學技術獎 5 項,在第二十四屆中國專利獎評審中,照明領域有 7 件相關專利上榜,其中,國星光電的發明專利榮獲中國專利金獎。

  儘管照明行業在科技創新方面取得了不少成果,但仍存在一些問題。從 2022 - 2023CLITI 創新產品的情況來看,雖然產品創新方向較為全面,涵蓋健康、智能、綠色等多個方面,但創新點不夠清晰,全產業鏈的科技創新程度不均衡。新材料在創新要點中的占比僅為 8%,而照明成品在產品結構中的占比為 30%,元器件 / 原材料占比相對較低。

  照明行業在向跨界融合發展的過程中,協同性不足。在全產業鏈方面,我國核心基礎零部件和先進基礎工藝等基礎能力薄弱,部分高端原材料、關鍵設備依賴進口,產業鏈上下游供需途徑不暢;在產業與學術方面,企業與科研機構、高校的合作有待加強,科技成果轉化能力有待提升;在應用層面,照明行業與其他行業在技術上的互聯互通、融合發展還需進一步推進。

  標準對於照明行業的高質量發展至關重要,但當前照明行業現有的科技成果轉化為標準的速度不夠快。在現行的照明行業國家標準中,傳統照明產品相關標準占比較高,LED 相關標準占比不足一半,智能化、綠色低碳等方面的標準更少。因此,需要充分發揮團體標準的實效性和靈活性優勢,加快科技成果向標準的轉化。

  三、照明行業科技創新方向:多元發展,前景可期

  國家產業政策鼓勵企業跨界融合,推動家居產業協同聯動、融合互通、智能互聯。照明行業作為家居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未來將朝著產業融合、智能發展的方向前進。通過與其他行業的深度融合,開發出更多智能化的照明產品,滿足消費者對智能家居的需求。

  在綠色低碳成為全球發展趨勢的背景下,照明行業也將積極響應政策要求。《照明設備更新改造和回收利用實施指南 (2023 年版)》等文件的發布,為照明行業的綠色低碳發展提供了指導。未來,照明行業將加大綠色低碳照明技術的研發和應用,提高優質產品的供給能力,推動城市照明節能改造,規範廢舊照明設備的回收處理。

  全國照明電器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將圍繞綠色低碳可持續、高質量產品及應用、智能照明及系統等重點領域開展標準立項工作。照明行業趨勢分析指出,完善的標準體系將為照明行業的高質量發展提供支撐,促進行業內企業的規範化發展,提高產品質量,增強行業的國際競爭力。

  專業人才是照明行業發展的重要支撐。未來,照明行業將加強專業人才的培訓,打造一支既具備廣泛知識又有專業深度,且富有工匠精神的高水平人才隊伍。通過提高從業人員的知識素養和專業技能水平,推動照明企業向服務型製造轉型升級,促進照明行業的高效發展。

  照明行業在當前發展過程中,既面臨著市場下行的壓力,也有著產品結構優化、市場需求多樣化等發展機遇。在科技創新方面,雖然取得了科研投入增加、成果增多等成績,但也存在創新不均衡、協同性不足、成果轉化標準速度慢等問題。展望 2025 年,隨著科技創新的不斷推進,照明行業有望在產業融合、綠色低碳、標準完善和人才培養等方面取得更大的進展,實現高質量發展,市場規模也有望突破 7000 億元。行業內企業應抓住機遇,積極應對挑戰,加大科技創新力度,推動照明行業邁向新的高度。

熱門推薦

相關資訊

更多

免費報告

更多
照明相關研究報告
關於我們 幫助中心 聯繫我們 法律聲明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1895號
閩ICP備09008123號-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