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分析 服裝行業分析報告 內容詳情
2025年瑜伽行業趨勢分析:高校瑜伽成未來發展新方向
 瑜伽 2025-05-14 12:08:53

  在當今快節奏的社會中,人們對健康和身心和諧的追求愈發強烈,瑜伽作為一項兼具健身與修身養性功能的運動,受到了越來越多人的關注。在高等教育領域,瑜伽也逐漸嶄露頭角,其融入高校體育教學的探索不斷推進,相關研究也日益豐富。對高校瑜伽研究進行梳理和分析,不僅能了解該領域的發展歷程,更有助於把握瑜伽行業未來的發展趨勢,為瑜伽在高校乃至更廣泛領域的推廣和發展提供參考。

2025年瑜伽行業趨勢分析:高校瑜伽成未來發展新方向

  一、瑜伽在高校研究領域的發展軌跡

  從2004 - 2023年這20年間,我國高校瑜伽研究領域的發展呈現出獨特的軌跡。2004年,高校瑜伽研究在學術界正式起步,當年相關研究論文僅有 1 篇。此後,年度發文量穩步上升,到2014年達到過去二十年來的最高點 94 篇。這一階段,瑜伽在高校的研究和推廣呈現出蓬勃發展的態勢。但在2014 - 2023年,發文總量出現下降趨勢。特別是在2010 - 2012年間,研究活動進入平台期,年均發文量穩定在50餘篇。2017年雖有反彈至73 篇,但隨後又持續下降。這種波動與高校及其他群體對瑜伽是否能作為體育項目參加競賽的觀點分歧有關,疫情等因素也對研究產生了阻礙。整體來看,我國高校瑜伽領域的研究在經歷初期快速增長後,於 2019 年達到近 20 年的峰值,此後熱度有所下降,年平均發文量約為 45 篇。

  二、高校瑜伽研究的核心力量分析

  在高校瑜伽研究領域,發文作者和機構情況能反映出研究的合作態勢。通過對相關數據的分析發現,發文量排名靠前的作者中,多數合作關係為 2 人或 3 人一組,4 人及以上的緊密合作關係較少,獨立作者占比較大。在發文機構方面,發文次數不少於 5 篇的主要機構中,僅有一所體育類院校,還有兩所師範類院校,其餘多為綜合性大學。這些機構主要集中在我國東部地區,且機構之間缺乏緊密協作聯繫,獨立型研究占據主導地位,這導致合作論文產出相對較低。地域限制、參與研究的機構數量相對較少以及研究成果大多處於初步階段等,都是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

  三、高校瑜伽研究的熱點與前沿趨勢

  (一)研究熱點聚焦

  經過對文獻關鍵詞的共現分析,剔除與主題直接相關及意義相近的詞語後,「瑜伽課程」「瑜伽教學」「可行性」「身心健康」 等成為研究熱點。「瑜伽課程」 和 「瑜伽教學」 的高頻出現,表明瑜伽在高等教育中的普及和重要性日益凸顯。而 「可行性」 這一關鍵詞的出現,意味著學者們在積極探討將瑜伽納入體育教學體系的實際操作性和效果評估。

  (二)前沿趨勢洞察

  《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瑜伽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從關鍵詞時間線分析來看,2004 - 2006年起步階段,研究主要聚焦於瑜伽對學生身心健康的積極影響,以及如何將其融入體育課程。2006 - 2019年繁榮階段,隨著相關政策的推廣,研究內容更加多元化,瑜伽作為正式體育教學項目被廣泛接納。2019 - 2023年平緩階段,研究內容更細緻深入,學術界開始關注瑜伽與其他學科的交叉融合,如 「體醫結合」「課程思政」 和 「教育改革」 等。關鍵詞突現分析顯示,不同時期的研究重點有所不同,2018年後,「健身瑜伽」 的突現強度最高。近幾年,學術界的關注點轉向 「翻轉課堂」「價值」「瑜伽運動」 等,這些主題有望成為未來研究的熱點。

  綜合來看,我國高校瑜伽研究領域在過去20年經歷了起伏發展。研究熱度在達到峰值後有所回落,目前仍有許多空白領域等待探索。作者和機構之間的合作較為鬆散,限制了研究的深度和廣度。不過,研究熱點和前沿趨勢的變化,反映出學術界對瑜伽在高校體育教學中應用的認識不斷深入和拓展。展望 2025 年及未來,瑜伽在高校的研究和推廣有望朝著更深入、更系統的方向發展,跨學科研究也將為瑜伽行業帶來新的機遇和突破,推動瑜伽在高校體育教學中發揮更大的作用,進而促進整個瑜伽行業的發展。

熱門推薦

相關資訊

更多

免費報告

更多
瑜伽相關研究報告
關於我們 幫助中心 聯繫我們 法律聲明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1895號
閩ICP備09008123號-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