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分析 其他行業分析報告 內容詳情
2025年電鍍行業現狀分析:全面提高園區監管水平
 電鍍 2025-05-14 13:39:26

  中國報告大廳網訊,電鍍行業作為重要的表面處理技術,在提升產品性能和外觀方面發揮著關鍵作用。然而,隨著環保要求的日益嚴格,電鍍行業面臨著巨大的挑戰。2025年,電鍍行業將朝著綠色、可持續的方向發展,同時藉助智慧監管技術提升管理水平,實現節能減排和高效運營。本文分析了電鍍行業的發展現狀,探討了存在的問題,並提出了相應的對策建議,以期為行業的高質量發展提供參考。

  一、電鍍行業發展現狀

  《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電鍍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電鍍行業的發展受到政策和市場兩方面的影響。從政策層面來看,「十二五」至「十四五」期間,國家對電鍍行業提出了節能降耗、清潔生產、綠色環保的要求,推動行業向綠色循環經濟轉型。從市場層面來看,電鍍企業多為中小企業,污染物處理能力有限,隨著環保要求的提高,行業面臨轉型升級的壓力。在此背景下,電鍍行業逐漸向園區產業化、產業集群化發展,實現生產與治污分離,集中治理和管理。

  二、電鍍行業存在的問題

  (一)園區運營問題

  部分電鍍園區在建設初期缺乏統一規劃,導致系統相互獨立,形成「信息孤島」,信息資源利用率低。在後續改造中,由於前期未充分考慮未來拓展,升級改造難度大。生產、治理過程中,雖有物聯網感知設備,但數據關聯性研究不足,未能充分發揮數據價值。此外,部分環節管理依靠人工,如廢水處理數據人工抄錄、加藥量依靠經驗判斷等,管理粗放,自動化、信息化、智能化水平低,導致運營管理成本高。

  (二)環保問題

  電鍍行業普遍存在「重水輕氣」「重末端輕源頭」「重突發輕積累」的問題。廢水管控方面,因企業生產種類和工藝差異,廢水分質處理難、工藝複雜、回用要求高、運行超負荷、電能損耗高。廢氣管控方面,企業雖建設廢氣治理設施,但因運營成本考量和監管力度有限,廢氣治理設施運行不正常,導致廢氣超標排放。固體廢物管控方面,企業存在私自填埋、高濃廢液混入普通廢水、收集池淤泥擅自稀釋排放等現象,以降低運營成本。

  (三)安全生產問題

  電鍍園區生產和治理環節涉及大量化學藥品,存在易燃易爆及化學腐蝕性等危險隱患。車間內濕度大、電氣設備多、設備管理水平低、化學藥品管理制度不健全等因素,導致生產安全事故頻發。強化園區重點區域管理,增強風險防範意識,制定科學合理的安全預警機制,是電鍍園區運營的重要任務。

  三、電鍍行業建設思路

  以「安全發展、綠色發展、可持續發展」為方針,聚焦園區現狀和痛點,以智能傳感、物聯網、大數據、自動化控制等技術為基礎,構建「全感知、可視化、智能化」的園區智慧監管體系,實現園區的智慧監管,提升管理水平和預警防範能力。

  (一)整體建設思路

  1.「一張網」

  依託物聯網感知技術,構建網格化智慧管控體系,實現對產污、治污、排污環節的全過程智能感知,全面監控環境狀況。

  2.「一平台」

  統一數據接口,搭建智能監管平台,實現園區基礎信息、環境監測數據、工藝過程數據等集中整合與交互共享,打破「信息孤島」。

  3.「一入口」

  統一入口,全面開展園區管理。

  4.「一中心」

  利用大數據技術,通過對產污、治污、排污環節的數據智能分析,實現園區的智慧化監管。

  (二)電鍍廢水全過程管控

  1.「全面感知 + 智能分析」

  通過物聯感知設備,實時監控電鍍生產、廢水傳輸、治理環節,及時發現企業違規操作,實現「源」管理、「進」管控、「過」監控,確保廢水合規排入污水處理廠,降低處理負荷,推動園區達標排放。

  2.「智慧站房 + 智能預警」

  打造全息智慧站房,對關鍵數據進行可視化、場景化分析展示,實時掌握站房運行和水質情況。出現異常時,預警預報並自動控制污水流向。

  3.「AI 視頻監控 + 智能研判」

  對廠區關鍵場景進行算法模型定製,捕捉位移、色彩空間、人員異常行為特徵等信息,實現智能監控。

  (三)電鍍廢氣全過程管控

  「實時監控 + 數據聯動」,依託電量監測、大數據分析、物聯網技術,實時監控生產設施、廢氣處理設施的工況用電情況,確保設施正常運行,實現廢氣管理的自動化、信息化、智能化,促使廢氣達標排放。

  (四)電鍍危固廢全流程動態管控

  「全流程監控 + 可視化管理」,對危固廢「產、貯、拉、出」進行全過程跟蹤管理和實時監控,將數據匯集到監管平台,掌握危固廢產生、貯存、處置情況,預防非法轉移。

  (五)電鍍園區智慧監管

  1.「精準服務 + 高效運營管理」

  打造智慧運營、安防、環保管家、能源中心,建立智慧化綜合監管平台,提升園區運營監管效能,實現服務最大化、管理最小化,為園區和企業降本增效。

  2.「智慧運營中心」

  建立招商、合同、客戶、物業、資產、財務等管理模塊,實現園區業務統一管理,優化運營管理方式,指導污水處理生產運營,科學決策。

  3.「智慧安防中心」

  建立物聯感知、重大危險源監測預警、隱患排查、應急指揮調度體系,提高園區安全性和管理效率,實現安全生產及環境風險聯防聯控。

  4.「環保管家中心」

  建立「一企一檔」「一源一檔」,全生命周期跟蹤企業信息和污染源信息,提供精準服務和管理,實現從「人管」到「智管」的轉變。

  5.「智慧能源中心」

  電鍍行業現狀分析指出,基於AI深度學習,構建算法模型,推算設備健康狀態、能耗情況等,實現能耗過程精細化、節能效果可量化、能源報告智能化,支撐科學決策。

  6.「AI 視頻監控 + 智能研判」

  通過高空視頻、智能分析視頻拼接、多系統聯動等技術,對園區關鍵區域進行全方位管控,自動偵測異常行為,留存證據,為管理提供閉環證據鏈。

  四、總結

  利用先進的智能傳感、物聯網、大數據、自動化控制等技術,強化對電鍍「三廢」和園區的管理,構建「全感知、可視化、智能化」的園區智慧監管體系,實現對廢水、廢氣、危固廢的全方位監管,全面提高園區監管水平,改善環境質量。同時,打破園區「信息孤島」,打造數位化電鍍園區,實現電鍍行業走「節能、降耗、減污、增效」的可持續發展道路。

熱門推薦

相關資訊

更多

免費報告

更多
電鍍相關研究報告
關於我們 幫助中心 聯繫我們 法律聲明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1895號
閩ICP備09008123號-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