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分析 漁業行業分析報告 內容詳情
2025年羅非魚行業現狀分析:全球羅非魚產量預計達730萬噸
 羅非魚 2025-09-05 10:14:03

  中國報告大廳網訊,作為全球水產養殖領域的核心品種,羅非魚憑藉其高蛋白、低脂肪、無肌間刺的特性,已成為全球消費量最大的淡水養殖魚類之一,以下是2025年羅非魚行業現狀分析。

  一、全球產量格局:中國主導下的多元競爭

  《2025-2030年中國魚油行業市場調查研究及投資前景分析報告》指出,2025年全球羅非魚產量預計達730萬噸,增長5%。其中,亞洲產區(中國、印尼、越南)貢獻60%以上產量,拉美產區(巴西、哥倫比亞)增速最快。

  二、中國產量格局:全球霸主地位穩固,但挑戰加劇

  2024年中國羅非魚產量達189.43萬噸,同比增長4.27%,占全球總產量的30%。其中,廣東以80.9萬噸產量獨占鰲頭,海南、廣西分列二、三位,形成「南養北運」的產業格局。中國依託全產業鏈優勢(從種苗、養殖到加工、物流),構建了覆蓋全球的供應鏈網絡。然而,越南、印尼、巴西等國的崛起正衝擊這一體系。

  三、區域產量分析:廣東領跑,雲南崛起

  1.廣東:產業集群效應顯著

  2024年廣東羅非魚產量達80.9萬噸,占全國42%,連續15年位居全國第一。廣東企業率先應用區塊鏈溯源技術,消費者掃碼可查看捕撈、運輸、生產全流程數據,提升產品溢價能力。

  2.海南:熱帶養殖特色鮮明

  2024年海南羅非魚產量達42.8萬噸,占全國22%,位居全國第二。海南羅非魚主要出口至歐盟、日本等高端市場,2024年出口額同比增長20%,其中深加工產品占比超50%。

  3.雲南:新興產區潛力巨大

  根據《雲南省漁業產業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3—2025年)》,到2025年羅非魚產量將達22萬噸,產值超70億元。羅非魚行業現狀分析指出,雲南省政府計劃建設以西雙版納為中心的羅非魚加工區,培育規模以上水產品加工企業10家,推動產業集聚發展。

  四、未來趨勢:產量增長與結構優化並行

  1.產量增長預期

  從短期(2025-2026年)來看,受養殖技術升級和新興產區崛起推動,中國羅非魚產量預計以3%-5%的年增速增長,2026年突破200萬噸。從長期(2027-2030年)來看,隨著國內消費市場擴容和出口結構優化,產量增速將放緩至2%-3%,但高附加值產品占比將提升至50%以上。

  2.結構優化方向

  開發金槍魚羅非魚、彩色羅非魚等新品種,滿足差異化市場需求。推廣「漁光互補」模式(在光伏板下養殖羅非魚),提高土地利用率和經濟效益。發展羅非魚預製菜、魚骨粉、魚油等深加工產品,提升產業附加值。

  總之,隨著各國羅非魚養殖技術的不斷進步,羅非魚的產量和品質還有提升空間。一些新技術,如基因編輯、智能化養殖系統等,可能會進一步推動產業發展。

熱門推薦

相關資訊

更多

免費報告

更多
羅非魚相關研究報告
關於我們 幫助中心 聯繫我們 法律聲明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1895號
閩ICP備09008123號-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