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分析 機械行業分析報告 內容詳情
2025年冷軋鋼帶行業趨勢:產量或破5200萬噸,高端化與綠色化雙輪驅動
 冷軋鋼帶 2025-09-25 15:45:22

  中國報告大廳網訊,2025年冷軋鋼帶行業站在「十四五」收官與「十五五」謀篇的交匯口。前八個月,全國冷軋鋼帶產量已突破3400萬噸,同比增長6.8%,全年向5200萬噸台階邁進的信號愈發清晰;與此同時,出口均價抬升至786美元/噸,進口均價卻下探至1054美元/噸,價差八年來首次收窄至270美元以內。需求端,新能源汽車、光伏支架、精密電子三大賽道對0.2 mm以下高強度冷軋鋼帶的表觀消費量同比激增23%,而建築用彩塗基板需求則出現5%的回落。價格、產能、需求三股力量交錯,勾勒出冷軋鋼帶行業「高端化、綠色化、集中化」的主旋律。

  一、冷軋鋼帶供給端:產量向5200萬噸衝刺,產能集中度再提3.2個百分點

  中國報告大廳《十五五冷軋鋼帶行業發展研究與產業戰略規劃分析預測報告》指出,1-8月國內規模以上企業冷軋鋼帶累計產量3407萬噸,較去年同期增加217萬噸。按照目前軋機開工率83.4%推算,剩餘四個月若維持當前節奏,全年冷軋鋼帶產量有望達到5200萬噸,刷新歷史峰值。區域分布上,華東、華北兩大產區合計占比72%,較上年再提1.8個百分點;TOP10鋼廠產量占比由58.6%升至61.8%,行業集中度一年之內提高3.2個百分點,規模效應與議價能力同步增強。值得注意的是,新增產能中78%配備氫氣退火或連退快冷工藝,綠色低碳已成冷軋鋼帶擴產「通行證」。

  二、冷軋鋼帶需求端:汽車與光伏用鋼爆發,建築彩塗基板五年來首現負增長

  需求結構正在裂變。新能源汽車電機殼、電池包側板對0.3-0.8 mm規格冷軋鋼帶的採購量前八個月達到266萬噸,同比增幅42%;光伏跟蹤支架用1.5-2.0 mm厚高強鋼帶需求攀升至198萬噸,增幅38%。相比之下,傳統建築彩塗基板消費量為635萬噸,同比下降5%,為2019年以來首次負增長。家電面板用冷軋鋼帶則保持溫和增長2.7%,總量維持在410萬噸左右。整體測算,2025年冷軋鋼帶表觀消費量預計5070萬噸,同比增長5.1%,高端與綠色應用貢獻全部增量。

  三、冷軋鋼帶價格差:出口均價抬升、進口均價下滑,價差收窄至270美元

  價格曲線透出競爭力變遷。前八個月,冷軋鋼帶出口均價786美元/噸,較去年同期提高54美元;進口均價1054美元/噸,同比降低31美元;價差收窄至268美元,為2017年以來最小值。0.2 mm以下極薄規格出口量同比激增36%,單價突破950美元/噸,首次與日本同類產品FOB報價持平。價差收窄不僅削弱進口替代空間,也為國內冷軋鋼帶高端品種打開「走出去」窗口,全年淨出口規模有望擴大至420萬噸。

  四、冷軋鋼帶成本端:鐵礦石與天然氣價格雙降,噸鋼利潤修復至312元

  成本壓力階段性緩解。1-8月,62%指數均價109美元/干噸,同比下跌14美元;國內LNG到廠價3.12元/立方米,同比下調0.41元。冷軋鋼帶噸鋼完全成本因此下降186元,而同期現貨均價僅回落76元,噸鋼毛利由去年底的126元修復至312元,為近兩年高位。利潤改善刺激鋼廠排產積極性,也為其追加氫基直還原、酸再生擴容等環保投資留出空間,預計2025年行業環保投資總額將突破180億元。

  五、冷軋鋼帶綠色升級:氫氣退火產線增至41條,噸鋼碳排放目標再降4%

  綠色低碳從「加分項」變成「准入項」。截至8月底,國內已投產氫氣退火冷軋鋼帶產線41條,年產能1180萬噸,占退火產能的28%;光伏直流直供電軋機裝機規模達到2.8 GW,綠電占比提升至19%。按照現有節奏,2025年冷軋鋼帶工序噸鋼碳排放強度將降至1.06噸CO₂,同比再降4%,提前一年完成「十四五」規劃目標。下游汽車主機廠已將對冷軋鋼帶「零碳工廠」認證納入2026年招標門檻,綠色溢價預計達到80-120元/噸。

  六、冷軋鋼帶貿易流向:東協、中東、拉美三大新興市場占比突破52%

  出口地圖加速重構。前八個月,冷軋鋼帶對東協十國出口量達186萬噸,同比增長28%;中東市場92萬噸,增幅33%;拉美地區78萬噸,增幅26%,三者合計占比首次突破52%,傳統歐美日韓份額由45%壓縮至38%。RCEP關稅減讓與中東基建熱潮疊加,使得1.0-1.5 mm高強冷軋鋼帶成為出口增量主力。隨著國內價差優勢擴大,全年出口總量有望衝擊680萬噸,再創歷史紀錄。

  七、冷軋鋼帶風險預警:產能置換集中釋放,或致2026年階段性過剩

  繁榮背後潛藏隱憂。據已公示項目統計,2025年下半年至2026年上半年,仍有860萬噸冷軋鋼帶產能通過產能置換方式陸續投產,其中58%集中在華東沿海。若需求端新能源汽車與光伏增速放緩,極可能出現階段性過剩。模型測算,一旦表觀消費量增速低於3%,2026年全國冷軋鋼帶產能利用率將回落至76%以下,行業或再次陷入低價競爭。控制釋放節奏、提升高端比例,是避免新一輪內卷的關鍵。

  總結

  2025年的冷軋鋼帶行業,一邊刷新產量、出口、綠色投資的多項紀錄,一邊在價差收窄、需求換擋、產能擴張之間重新尋找平衡。全年5200萬噸產量、5070萬噸消費量、680萬噸出口量,三組數據勾勒出「供需雙增、內外齊熱」的高景氣畫像;而270美元的進出口價差收窄、41條氫氣退火產線投產、61.8%的產能集中度提升,則揭示高端化與綠色化已不再是口號,而是決定利潤與訂單的核心門檻。展望後續,唯有持續加碼高牌號、超薄規格、零碳排產線,才能在2026年可能出現的產能釋放高峰中穩住陣腳,讓冷軋鋼帶行業把增長紅利真正轉化為長期競爭優勢。

熱門推薦

相關資訊

更多

免費報告

更多
冷軋鋼帶相關研究報告
關於我們 幫助中心 聯繫我們 法律聲明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1895號
閩ICP備09008123號-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