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我國製造業持續釋放結構性動能,成為推動經濟穩定增長的核心引擎。最新統計數據顯示,前三季度製造業銷售收入同比增長4.7%,占全國企業銷售總額近三成,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全面提速,重點產業布局與龍頭企業協同發力的效應顯著增強。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中國製造業產業運行態勢及投資規劃深度研究報告》指出,前三季度裝備製造業實現9%的銷售收入增長,占製造業比重達46.9%,成為高端化進程的核心支撐。計算機通信設備、工業母機等核心領域表現尤為突出,分別以13.5%和11.8%的增長率推動產業鏈升級。在「大國重器」領域,航空航天與海洋工程裝備需求持續攀升:飛機製造業增長12.5%,高鐵車組製造增速達16.1%,深海石油鑽探設備更實現20.8%的高增長,凸顯重點企業在全球價值鏈中的地位提升。
前三季度製造業企業數位技術採購額同比增長10.6%,直接帶動智能設備製造領域高速增長。以機器人和無人機為代表的智能製造裝備業增速達23.6%,印證了產業布局中「科技賦能生產」的戰略價值。重點企業的研發投入與智能化改造項目,正加速形成從研發到應用的全鏈條創新生態。
數據顯示,高耗能製造業銷售收入占比降至28.9%,較上年下降1.4個百分點;與此同時,製造業採購節能環保服務同比激增34%。這一升一降的數據對比,反映了產業布局中清潔能源與低碳技術應用的深化,重點企業通過綠色技術研發和生產流程改造,正推動製造業向可持續發展方向轉型。
今年前8個月累計落實製造業相關減稅降費及退稅達12925億元。其中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等創新激勵政策貢獻4857億元;先進位造與集成電路領域增值稅加計抵減優惠1120億元;其餘6948億元覆蓋全產業鏈的結構性扶持,有效緩解企業成本壓力,為製造業重點項目的落地提供了關鍵支撐。
當前我國製造業正處於轉型升級的關鍵窗口期。前三季度數據表明,在政策引導、技術創新和產業協同三重驅動下,高端裝備、智能設備與綠色製造等重點領域正加速形成新的增長極。通過強化重點企業的引領作用並優化區域產業布局,製造業不僅鞏固了國民經濟的「壓艙石」地位,更在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中展現出強勁韌性與發展潛力。未來需進一步深化政策協同效應,持續提升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能力,為實現高質量發展注入持久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