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製造業行業可行性研究是對擬建項目有關的自然、社會、經濟、技術等進行調研、分析比較以及預測建成後的社會經濟效益的基礎上,綜合論證項目建設的必要性,財務的盈利性,經濟上的合理性,技術上的先進性和適應性以及建設條件的可能性和可行性,從而為投資決策提供科學依據。
製造業行業可行性研究報告的用途
北京宇博智業投資諮詢有限公司可行性研究業務中心擁有畢業於國內外知名高校的技術人才組成的專業化團隊,和由政府領導、權威專家組成的顧問團隊。截止目前,已經完成300多個項目的可行性研究,受到了客戶的廣泛讚譽。
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今天(6日)公布10月份全球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數據與上月持平,連續8個月運行在49%~50%的區間內,反映出全球經濟延續緩慢恢復態勢。10月份全球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為49.7%,與上月持平,連續8個月運行在49%~50%的區間內。1—10月,全球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均值為49.6%,較去年同期上升0.3個百分點,但仍低於2019年同期水平。分區域看:亞洲和非洲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較上月小幅下降,均在50%以上;歐洲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較上月小幅上升,在50%以下;美洲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較上月微幅下降,在49%以下。綜合指數變化,全球製造業繼續穩定在一定區間內,恢復態勢相對平穩,今年以來的恢復力度略好於去年同期,但仍低於疫情前水平,全球經濟延續緩慢恢復態勢。
英國10月服務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終值錄得52.3,顯著高於市場預期的51.1,並較9月的50.8明顯回升,表明服務業重新進入擴張區間。同期,英國綜合PMI升至52.2,同樣高於預期的51.1,創下自2024年11月以來的最強勁表現。製造業與服務業同步改善,形成罕見的「雙輪復甦」格局。企業對未來一年的業務預期升至2024年10月以來最高水平,主要受國內訂單增長推動,商業信心顯著改善。就業市場亦出現企穩跡象:服務業裁員速度明顯放緩,勞動力市場緊張狀況開始緩解。
標普全球市場情報首席商業經濟學家Chris Williamson評美國10月PMI:美國製造業在第四季度迎來了一個穩健的開端,產出增長速度加快,主要是為了應對新訂單的強勁增長。然而,真實情況可能並不那麼樂觀,10月份未售庫存出現了史無前例的增長,市場普遍認為與銷售疲軟有關,尤其是出口市場疲軟。如果需求無法恢復,這種庫存激增可能會在未來幾個月引發生產放緩。此外,企業對未來一年的預期也變得更加悲觀,信心水平再次接近4月份關稅政策公布時的低迷區間。美國的貿易政策不確定性再次成為打壓商業信心的重要因素,越來越多的企業將出口損失和進口供應鏈中斷的責任歸咎於關稅政策。外貿和進口方面的擔憂被政府關門等政治問題放大,在以消費者為導向的行業中尤為明顯。消費品製造商的商業信心已降至兩年來最低水平。
RatingDog創始人姚煜點評10月PMI:整體來看,10月RatingDog中國製造業PMI擴張態勢總體放緩,各分項中,僅從業人員指數環比上行,其餘指標均出現不同程度回落。近期中國政策主線聚焦「十五五」規劃,後續穩經濟、促內需的政策有望陸續出台,或將對PMI指數形成一定支撐。
中信證券研報稱,同樣是4000點,當前的指數成色明顯優於2015年同期,且估值水平顯著低於當時,並無必要過度關注指數點位本身。隨著四中全會結束、中美會談取得階段性成果、三季報披露完畢,往後看,結構性機會仍存,擇時重要性有限,建議圍繞傳統製造業的提質升級、中企出海、端側AI三個方向繼續布局,短期可以關注三季報後出現的幾個階段性超跌反彈線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