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分析 細分行業行業分析報告 內容詳情
2025年無縫管行業技術特點分析:特大直徑、高精度與特種材料加工引領發展方向
 無縫鋼管 2025-10-21 15:09:29

  中國報告大廳網訊,近年來,隨著我國重大基礎設施、能源裝備與高端製造業的快速發展,對高性能、大直徑無縫管的需求持續提升。特別是在航空航天、海洋工程、核電、超超臨界電站等領域,特大直徑無縫管的應用不斷拓展,推動相關加工工藝與裝備向高精度、高均質、高效率方向不斷升級。目前國內已形成覆蓋熱軋一次成型、熱軋二次成型與冷變形等多種工藝路徑的完整產業鏈,並在鈦合金、鎳基合金等高附加值材料加工方面取得重要突破,為行業高質量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以下是2025年無縫鋼管行業技術特點分析。

2025年無縫管行業技術特點分析:特大直徑、高精度與特種材料加工引領發展方向

  一、無縫管生產工藝日趨多元,熱軋一次成型仍占主導

  根據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無縫鋼管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顯示,當前,國內特大直徑無縫管的生產主要依賴熱軋一次成型工藝,具體包括二輥斜軋、Assel三輥軋管、三輥連軋、周期軋管及熱擠壓等多種方式。其中,二輥斜軋工藝具備流程短、設備投資小等優勢,適用於小批量特種無縫管的生產,目前已實現Φ600 mm至Φ960 mm等多種規格的工業化應用。三輥連軋工藝(如PQF技術)在壁厚精度與成材率方面表現突出,壁厚偏差可控制在±3%至±8%,適用於外徑244.5 mm至610 mm的無縫管批量生產。周期軋管工藝雖可處理外徑292 mm至762 mm、壁厚12 mm至130 mm的產品,但其壁厚精度較低,普遍在±10%至±12.5%之間,且成材率較連軋工藝低約7%至10%。熱擠壓工藝則特別適用於高合金與特種材料,例如最大可生產外徑1320 mm、壁厚200 mm的無縫管,尤其適合鈦合金、高溫合金等難變形材料的加工。

  二、無縫管熱擴與二次成型工藝有效拓展產品規格範圍

  為滿足更大直徑、更薄壁厚無縫管的市場需求,熱擴等二次成型工藝得到廣泛應用。斜軋熱擴工藝單道次擴徑率可達70%,具備糾正壁厚偏差的能力,尤其適用於外徑500 mm至800 mm的薄壁無縫管生產,其壁厚精度可達±5%至±12%。中頻感應熱擴工藝因氧化少、表面質量好、成本較低,已成為生產直徑1500 mm以下、徑壁比高達100的超大直徑薄壁無縫管的重要方式。拉拔式熱擴與熱頂管工藝雖能實現Φ1200 mm至Φ1500 mm大直徑無縫管的製造,但存在壁厚精度差、成材率低等問題,應用範圍受到一定限制。熱旋壓工藝則在高精度、超薄壁無縫管制造中表現突出,壁厚精度可達±1%至±3%,最大可加工直徑800 mm的薄壁管件,為航空航天等領域提供了關鍵材料支撐。

  三、無縫管冷變形工藝助力高精度與超薄壁產品製造

  在冷變形加工領域,三輥周期冷軋與冷推拉拔是主流工藝路徑。三輥冷軋工藝適用於徑壁比100~250的超薄壁無縫管生產,壁厚精度高達±1%至±3,尤其適用於高端難變形合金的精密加工,目前已實現Φ914 mm等大直徑冷軋無縫管的量產。冷推拉拔工藝則具備成材率高、表面質量好等優勢,最大可加工外徑830 mm的不鏽鋼無縫管,為化工、能源設備提供了高尺寸一致性的管材產品。儘管冷變形工藝在生產效率與成本方面仍面臨挑戰,但其在高精度、高表面質量無縫管制造中仍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四、無縫管材料與產品創新推動行業向高附加值領域升級

  近年來,國內企業在高合金、鈦合金、高溫合金等特種無縫管的研發與量產方面取得顯著進展。多家企業已成功開發出直徑550 mm以上、壁厚25 mm以上的鈦合金無縫管,並應用於航空、船舶等高端領域。在能源裝備方面,630 ℃、650 ℃超超臨界機組用G115、GH2070P等高溫合金大直徑無縫管實現國產化,打破了該類產品長期依賴進口的局面。隨著衡陽華菱等企業推進全球首套最大直徑先進連軋生產線建設,預計2026年可實現外徑323 mm至610 mm、壁厚7.3 mm至60 mm的大規模高精度無縫管生產,進一步推動我國無縫管制造能力邁向國際先進水平。

  五、無縫管行業未來聚焦均質化、薄壁化與特種材料加工

  面向未來,國內無縫管行業將重點圍繞材料性能均質化、壁厚均勻性提升、超薄壁精密成形以及高合金特種材料加工等方向持續突破。在厚壁無縫管領域,優化軋制與熱處理工藝以改善壁厚方向組織均勻性成為技術關鍵;在薄壁管方面,熱旋壓等精密成形技術將進一步提升超薄壁無縫管的尺寸精度與成品率。隨著核電、深海、航天等極端環境應用需求的增長,開發適用於鎳基合金、高強鈦合金等特種材料的先進加工工藝,將成為提升行業核心競爭力的重要路徑。

  綜合來看,2025年我國無縫管行業已形成覆蓋熱軋、熱擴、冷變形等多工藝、全規格的產品體系,並在特大直徑、高精度、特種材料等高端領域取得重要突破。未來,隨著連軋、旋壓等先進工藝的推廣應用以及新材料、新產品的持續開發,國內無縫管制造能力將進一步提升,更好地滿足能源、航空、化工等關鍵領域對高性能管材的需求,推動行業向高質量、高附加值方向持續發展。

熱門推薦

相關資訊

更多

免費報告

更多
無縫鋼管相關研究報告
關於我們 幫助中心 聯繫我們 法律聲明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1895號
閩ICP備09008123號-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