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近年來,廊坊市通過優化產業結構和強化市場對接,構建了從田間到餐桌的蔬菜全產業鏈體系,成為北京「菜籃子」的重要保障基地。2024年上半年,該市累計供應北京市場蔬菜45.52萬噸,同比增長12%,展現出區域農業現代化與市場協同發展的強勁活力。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中國蔬菜行業市場調查研究及投資前景分析報告》指出,廊坊市以「訂單式種植+加工+銷售」模式為核心,整合22家環京周邊蔬菜生產基地和10家「河北淨菜」示範基地,推動蔬菜生產標準化、加工精細化、銷售鏈條化。通過冷鏈運輸與訂單農業結合,單日穩定供應北京市場蔬菜15-20噸,形成「四季生產、全年供應」的產業格局。數據顯示,2024年全市淨菜加工企業參與「進京」活動12場,帶動167家企業拓展京津冀市場,有效提升了區域蔬菜流通效率。
廊坊市通過推廣優良品種、強化綠色認證和質量追溯體系建設,推動蔬菜產業提檔升級。目前,全市蔬菜優良品種覆蓋率達95%以上,「永清番茄」入選國家級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安次甜瓜等9個品牌獲省級認證。在種植環節,重點開展水肥一體化、病蟲害綠色防控等技術示範,2024年新增推廣新技術項目15項,覆蓋種植面積超8萬畝,推動蔬菜畝均效益提升15%-20%。
為暢通蔬菜進京通道,廊坊市開通涉農綠色通道,提供政策諮詢、技術幫扶等綜合服務。2024年,中央及省市財政支農資金向設施蔬菜產業傾斜,撬動社會資本投入超2億元。稅收優惠方面,涉農企業享受蔬菜流通環節增值稅減免政策,顯著降低運營成本。通過供需對接平台建設,2024年組織「淨菜進京」專項活動12場,促成訂單交易額突破3.2億元,帶動農戶戶均增收5000元以上。
廊坊市通過全產業鏈整合、品牌化建設和政策精準扶持,構建了蔬菜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廊坊模式」。2025年數據顯示,其蔬菜供應能力、品牌價值和市場占有率持續提升,為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提供了農業產業協同的典型案例。未來,隨著綠色生產技術深化應用和區域合作機制完善,廊坊蔬菜產業將在保障首都「菜籃子」安全、推動鄉村振興中發揮更大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