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2025年家居行業在數位化轉型與政策引導下正經歷結構性調整,頭部企業通過跨界併購加速布局高成長賽道。夢天家居近期公告擬通過發行股份收購高端模擬晶片企業川土微控股權,並同步籌劃控制權轉讓,這一戰略動作折射出家居企業應對行業增速放緩、政策環境變化的突圍路徑。本文結合行業數據與政策背景,解析家居企業跨界轉型的底層邏輯。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中國家居行業市場供需及重點企業投資評估研究分析報告》指出,2025年家居行業競爭呈現兩極分化態勢。據行業監測數據顯示,截至第三季度,頭部企業通過智能化升級與渠道下沉搶占市場份額,而中小品牌因產品同質化與成本壓力持續出清。政策層面,國家發改委《2025年綠色家居產業高質量發展指導意見》明確要求企業提升智能製造水平,推動產業鏈向高端化延伸,這為跨界併購提供了政策窗口。
夢天家居作為傳統定製家居企業,近三年營收持續承壓:2022年營收同比下降5.2%,2023年前三季度進一步下滑至7.73億元,淨利潤雖維持在5600萬元水平,但扣非淨利潤幾乎與去年同期持平。在此背景下,通過併購切入高端晶片領域,既符合「製造+科技」雙輪驅動的政策導向,又能藉助新興賽道實現估值重構。
川土微作為標的方,其技術優勢與政策契合度成為關鍵考量。該公司在工業控制、汽車電子等領域的高端模擬晶片產品,與國家「十四五」規劃中「強化集成電路核心產業」的目標高度一致。數據顯示,2024年國內模擬晶片市場規模突破4000億元,年複合增長率達12%,顯著高於家居行業3%的增速。
從競爭分析視角看,家居企業跨界併購需平衡主業協同與標的獨立性。夢天家居此次交易若完成,將形成「家居+晶片」雙主業結構:一方面通過晶片技術提升智能家居產品附加值;另一方面藉助政策補貼與稅收優惠降低轉型成本。但需警惕跨行業管理風險,如川土微估值尚未確定,若最終溢價過高可能引發股東爭議。
控制權轉讓與併購同步推進的策略,反映企業對政策環境的深層博弈。2025年證監會出台的《關於支持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的再融資新規》明確,涉及先進位造領域併購的再融資審核流程縮短至15個工作日。這為夢天家居快速完成交易提供了制度保障。
政策紅利同時帶來約束條件:根據環保新規,家居企業需在2026年前完成生產環節碳排放達標。若此次併購成功,川土微的半導體業務可助力企業分攤環保成本壓力,但需注意控制權轉移後新股東對環保合規性的管控能力。
從長期視角看,2025年家居行業競爭將呈現三大特徵:
1. 技術驅動分化:具備晶片、AI設計等核心技術的企業將占據定價權;
2. 政策合規門檻提升:碳足跡追蹤系統與數據安全要求倒逼企業數位化轉型;
3. 跨界協同成主流:家居與新能源、智能硬體的產業聯動案例將加速湧現。
對傳統企業而言,轉型需把握「存量優化+增量突破」平衡點:在鞏固主業渠道優勢的同時,通過併購快速獲取高壁壘技術,避免過度依賴單一賽道。
2025年家居行業在政策引導與競爭加劇的雙重壓力下,正經歷從「規模擴張」向「技術賦能」的關鍵轉型期。夢天家居的跨界併購策略,既是應對營收下滑的戰術選擇,更是順應政策導向的長期布局。未來,家居企業需在政策紅利窗口期內精準卡位新興賽道,通過技術併購與管理協同實現價值躍遷,方能在新一輪競爭中占據先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