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隨著食用菌產業規模持續擴大,香菇作為重要品類在產量、技術升級與市場拓展方面展現出新的活力。從集中制棒技術的廣泛推廣到智慧冷鏈設施的完善,從多元消費場景的開拓到國際市場需求的增長,香菇產業正步入提質增效的發展階段。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中國香菇行業運營態勢與投資前景調查研究報告》指出,2024年中國香菇總產量達到1335.53萬噸,占食用菌總產量4436.68萬噸的相當比重。在市場規模方面,2024年中國食用菌市場規模達3962.48億元,同比增長5.37%;全球食用菌市場規模達到805.6億美元,同比增長4.7%。這些數據表明香菇產業在食用菌領域中占據重要地位。
以隨州香菇為例,其品牌價值在2025年達到205.8億元,位列全國食用菌榜首。該地區香菇產業鏈產值已接近500億元,2024年出口額達14.02億元,占全國香菇出口總量的19.74%。在設施建設方面,隨州建成智慧交易城,投資額達3.5億元,配套冷鏈設施總能力達10萬噸,設立的15個銷地前置倉使物流成本降低20%,鮮菇損耗率從8%降至3%。線上銷售渠道同樣表現亮眼,隨縣香菇直播帶貨年銷售額突破10億元。其他產區如康樂縣提出2025年香菇全產業鏈產值目標1.8億元,種植規模達1000萬棒。

集中制棒技術作為香菇生產的重要創新,在2023至2025年連續入選農業農村部主推技術,累計推廣超過30億棒。該技術使香菇生產的人力與時間成本降低30%,成品率達到99%,湖北十堰2024年示範推廣規模達5000萬棒。2025年河北平泉的香菇種植成本數據顯示,每棒總成本在3至6元之間,其中菌種成本0.15元/棒、接種工資0.12元/棒、管理費0.4至0.5元/棒、采菇工資1.5元/棒、棚租金1元/棒,每棒產值約為6元。
餐飲行業復甦為香菇消費注入動力,2023年中國餐飲行業收入達52890億元,同比增長20.4%。2025年香菇人氣菜品搜索指數顯示,香菇青菜達432.14萬,素炒香菇達186.51萬,香菇豆腐湯達126.81萬。企業層面,雪榕生物2024年營收21.62億元,食用菌日產能達1680噸;七河生物2025年對歐洲香菇出口增長20%,對日本出口增長30%,預計全年出口總量增長30%,其菌棒出口占全國60%以上,覆蓋70個國家,年研發投入達2000萬元。
「申香1513」香菇品種在2025年入選農業農村部主導品種,該品種菌齡100至110天,生物學轉化率95%以上,成花率95%以上。誠友公司使用該品種比例達80%,帶動超1萬戶農戶增收。與此同時,行業對盲目擴張保持警惕,十多年前湖北某企業因工廠化栽培香菇失敗而倒閉的案例仍具警示意義,2024至2025年河南西峽有觀點持續質疑反季節香菇過剩風險。
從全球市場擴大到技術創新,從區域品牌建設到消費場景拓展,香菇產業正通過提質增效實現可持續發展。隨著新品種推廣、冷鏈設施完善和國際市場開拓,香菇產業在提升產值的同時,也更加注重風險控制和效益優化,展現出更加成熟的發展態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