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國產手機市場份額繼續下跌的同時,國內權威調研機構的數據卻顯示,目前國產PC品牌已占據了國內PC市場85%以上的市場份額。可以說,以聯想、方正、長城電腦等為代表的國產品牌在技術和
製造上均已具有與國際品牌相抗衡的能力,國際品牌的競爭優勢正在減退,而國產品牌靈活的價格策略和依託本土的服務優勢更是國際品牌所無法比擬的。未來的PC市場,民族品牌的競爭優勢將更加鞏固。
技術優勢逐漸褪去光環
近日,以製造技術和產品品質著稱的國內一線PC廠商長城電腦傳來捷報,2006年4月份長城電腦全線飄紅,銷量實現同比增長200%。 這一喜訊使今年本已春意盎然的國內品牌PC市場更顯勃勃生機。
從年初的寬屏液晶PC的風起雲湧,到英特爾雙核CPU的價格雪崩,國內PC市場2006年可謂亮點不斷,這些亮點的出現與廠商的降價和促銷行為共同促進了國內PC市場銷量的節節高攀。與此同時,以聯想、方正、長城等為代表的國產品牌正在快速崛起,成為PC市場上的主導力量。
回想十幾年以前的中國PC市場,技術上的優勢使人們可能只知道
IBM、AST(虹志)、康柏等國外品牌。那時,國外品牌便意味著在中國PC市場上成功的保證。而時至今日, 進口名牌一統天下的局面已徹底成為歷史,易觀國際近日發布的
台式機2006年第一季度的統計數據表明:聯想、方正、同方分別以37.5%、13.7%及9.3%排在出貨量的前三位。
長城電腦常務副總裁盧振宇認為,國產品牌的整體崛起決非偶然,這與他們在代理外國品牌中長期積累的豐富經驗和技術有直接關係。像聯想從代理惠普、虹志PC起家,逐漸建立起自己的產品線及銷售服務網絡。方正是DEC代理,長城則與IBM合資在深圳建立了生產基地。而在國內PC市場上獲得立足之地以後, 聯想、長城等又把目光瞄向了海外。聯想不僅成功進入海外市場,還通過併購整合了IBM電腦部門,而長城電腦則通過國禮的渠道成功進入了幾十個國家的市場。這些現象都預示著國內PC市場已步入成熟期,技術的光環已逐漸褪去。
細分市場凸顯本土優勢
業內專家認為,技術上的優勢消失以後,比拼的就是廠商對市場的營銷與反應能力。像中國的一至三級PC消費市場的應用需求為休閒上網/IM和影像娛樂,四、五級PC消費市場的應用需求為休閒上網和學習教育,顯然針對這些不同層面的應用需求,國產PC品牌比國外PC品牌推出更能滿足國內消費需求的PC,而且在產品更新速度比國外品牌更快速。
據計世資訊專家分析,遊戲PC、網吧PC、安全PC,再加上中小企業電腦、媒體中心電腦等面向特定市場的產品的不斷湧現,使PC的細分已成為一種趨勢。隨著用戶對PC產品的不斷熟悉,PC的應用將取代其性能指標成為用戶所最為關心的因素。針對不同應用進行的細分自然就成了各品牌提升自身競爭力的有效方法。
像2006年長城電腦就針對商用PC和家用PC採取了不同的市場拓展模式。家用PC重點打造高性價比產品,如4999元價位的19英寸寬屏
液晶電腦和4999元價位的雙核電腦便在業界引起了轟動,商用PC則以增加產品的附加價值為主,強調產品與解決方案的整合,如在重點應用的安全電腦和在網吧行業推廣的「網吧專用機」。
而針對PC產品的細分,國外供應商則把更多的精力瞄準熱門的行業和用戶群,如中小企業。對PC產業鏈而言,針對熱門用戶的細分顯然具備更高的價值,但在熱門行業中的扎堆細分,往往帶來的是仍舊無法避免的同質化。這時候的細分便脫離了體現競爭力的意義,也成了國外供應商避免喪失競爭力的必要手段。
渠道建設主導未來競爭
據計世資訊數據顯示,2005年中國桌上型電腦的銷量達到1455.6萬台,比2004增長11.8%。在銷量增長的同時,價格的下降卻使得銷售額的增長明顯低於銷量增長,2005年銷售額為699.1億元,比2004年增長5.9%。隨著桌上型電腦市場競爭的加劇,廠商利潤越來越薄,生存面臨挑戰。
易觀國際分析師指出:「在國內PC市場集中度越來越高、利潤越來越低的今天,渠道銷售便成為廠商的突破重點。在中心城市的市場格局趨向穩定,而市場潛力也幾乎挖掘殆盡之後,中小城市經濟的發展和購買力的崛起為IT供應鏈提供了新的發展。為了將影響力儘快地延伸到中小城市市場,五六級渠道也日益成為供應商所重點拉攏的對象。」
2005年,聯想由於在地縣級城市的出色表現,使聯想的商用桌上型電腦銷量比2004年增長38.8%。渠道建設帶來的利潤可見一斑。目前大多數著名國內PC品牌,渠道都覆蓋到了四、五級市場,像聯想將這一市場的繼續開拓和鞏固作為渠道工作的重點,紫光的千城計劃,長城啟動的面向全國1000個重點地級市的「千店千縣」工程,無不以地縣一級渠道夥伴作為攻關重點的渠道計劃。
盧振宇認為,國內品牌顯然更了解國內市場,比起中心城市的經銷商,五六級城市中的合作夥伴更看重實在的利益。因此為這些合作夥伴提供更多的利潤來源才是五六級渠道工作的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