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分析 家電行業分析報告 內容詳情
家電連鎖業未來發展趨勢
 家電 2008-12-18 08:43:00

    近來,「黃光裕出事」的新聞在國內各家媒體上炒得是沸沸揚揚。在這位昔日的「中國首富」和中國家電連鎖業的開路人之一告別了中國家電連鎖業的舞台之後,家電連鎖業未來的發展趨勢和變化的確應該成為人們值得關注的問題。

    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連鎖超市作為一種新型的商業零售業業態走進了國人的生活,和商品的近距離接觸讓國人很快接受並喜歡上了這種商業零售模式,「去超市購物」代替了去百貨大樓購物成為了國人的新時尚。黃光裕則是從中發現了商機,把原來主要是銷售食品、日用品的超市擴展到了家電銷售領域。不斷地圈地開店加上通過併購永樂、大中,國美迅速成長為國內家電連鎖業的老大,一時榮光無限。

    企業登上行業頂峰之時,也就是其滑坡之時。由於國美的商業經營模式更多地是倚重名目繁多的「進店費」和「促銷費」以及占用廠家的銷售回款, 這就使得其不得不開更多的店來維持營收,造成經營成本的上升和與家電生產廠家的矛盾升級。鑑於我國家電產品生產產能的過剩現實,家電企業在產品利潤已經十分微薄的同時還得切出一大塊給家電連鎖業,這本身就潛伏著危機。一個家電生產企業的銷售總監曾經幽默地對記者說:「我們現在是給銀行和國美打工」。「渠道為王」的銷售策略其實已經走到了盡頭。

    其實,連鎖超市這種零售業態並不完全適合家電連鎖業。連鎖超市所銷售的品種最好是快速消費品領域,這個領域的商品銷售快、更新換代速度快、回款快。而家電連鎖尤其是像彩電、冰箱、洗衣機、空調這種大宗家電,其產品的更新換代速度在中國這個講求節儉的地方來說根本達不到連鎖超市所要求的速度, 只有手機、數碼產品等才相對符合連鎖超市的銷售要求,這其實才是造成黃光裕出事的內因。

    對於家電企業來說,他們可能更為關心的是在連鎖超市這種銷售已顯疲態之際,還有哪種模式能為家電產品走入國人家門提供出路。出路已經顯現出來,那就是網購。大宗家電銷售更多的是針對新婚家庭,隨著「80後」陸續步入婚姻的殿堂,其對大宗家電尤其是時尚新穎的家電產品需求甚大。與以往有所不同的是,80後對網購情有獨鍾,主要還是緣於網購的價格相對實惠。正如一個記者詢問戴爾的中國總代理「哪裡能買到最便宜的戴爾電腦」,其回答則是「淘寶和百度」。對大宗家電來說,其產品質量的差異相對較小,更多的應是品牌的差異。在渠道商分走了家電產品本就不多的利潤之後,各大家電企業應該建立網上直銷網絡,以相對低廉的直銷價格打開產品市場。

    目前,我國網購市場的規模還不大,今年才剛剛越過1%的門檻。但隨著我國網民數量的快速增長,以及「80後」和「90後」即將成為時尚產品消費的主力軍,網購市場有望在今後的幾年裡取代連鎖超市成為適合21世紀的新的商業銷售業態。群雄逐鹿,就看誰能填補家電連鎖留下來的空白了?

熱門推薦

相關資訊

更多

免費報告

更多
家電相關研究報告
關於我們 幫助中心 聯繫我們 法律聲明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1895號
閩ICP備09008123號-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