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IT電子
製造業投融資體制綜述
IT電子製造業作為盈利狀況良好、成長性看好的國家重點支持行業,融資渠道比較多樣,已經形成可
銀行貸款、利用外資、企業自籌、發行
股票和
債券等多元化融資渠道。
據
模具網CEO、中國國際經濟發展研究中心行業特邀研究員羅百輝了解,目前電子製造企業的主要資金來源包括:
1、銀行貸款
電子製造業作為中國製造業的第一產業,並且具備良好的成長性和穩定的現金流,也是銀行信貸資本重點關注的對象,銀行貸款也成為電子製造業主要的融資渠道,並且未來仍將起關鍵作用。
2、利用外資
與其他一些行業企業主要是外資進入國內市場進行併購的情況不同,我國的電子製造業加入WTO後,既有很多國際資本進入國內市場參與併購或設立合資公司,又有很多國內通信企業採取各種方式,走出國門,進入國際資本市場、參與海外併購,開始真正實現一種雙向的國際資本流動。
具體主要表現為兩種方式:
1、國外企業併購國內企業或設立合資公司,例如
通信設備商中烽火通信與法國阿爾卡特、波導股份與法國薩基姆設立合資公司。而隨著加入WTO 後我國電信運營業的打破壟斷和逐步開放,該領域已成為外資最想進入的領域,例如最新的中國聯通與韓國SK電訊設立合資公司等。值得注意的是,隨著國內企業的日益壯大,在外資進入過程中呈現了一些新特點,一是合資外方基本均為國際通信巨頭,而中方也多為行業龍頭企業,表現為強強聯合、強者更強;二是中方一改前幾年合資中的從屬地位,雙方地位更為平等,合資公司股權各占50%、甚至中方占51%,占據了一定主導權;
2、國內企業併購國外公司,例如中國網通收購亞洲環球電訊、東方通信收購美國通信公司股權等,估計今後隨著國內企業的日益強大和國際化步驟的實施,這種內資併購外資的例子將更多。
3、上市融資。國內電子製造業的海外上市是行業發展的重要亮點,例如國內的電信運營商先後在海外以首次公開募股(IPO)等方式的規模融資,如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電信等,已累計籌集資金216億元,成為海外融資額最高的行業。
二、IT電子製造業需求分析
1、電子製造業市場具有很高的成長性。
據國家統計局的資料,第三至第七年年電子製造業的工業總產值、銷售收入的年均增長速度居各工業行業之首。第七年,電子製造業實現銷售收入 1、88萬億元,增長34%;完成工業增加值4000億元,增長34%;利潤700 億元,增長17%;電子信息產品出口額1421 億美元,增長54、38%。電子製造業的工業生產總值、銷售收入、工業增加值和利潤總額增長率分別為44.5%、64.5%、61.5%和47.3%,大大高於同期國民經濟增長水平,也高於40個工業部門的增長速度。
2、第八年電子製造業將繼續強勁增長
第八年一季度,電子製造業全行業完成工業增加值1064 億元,同比增長44、1%;完成進出口總額788 億美元,同比增長53、3%,其中完成出口總額408、9億美元,同比增長59%;全行業實現利稅總額239億元,同比增長38%;實現利潤182億元,同比增長47、3%。根據一季度全行業經濟運行發展的情況,預計二季度電子製造業經濟運行仍將保持平穩發展,實現利稅增幅將趨緩。其中,工業增加值 1900億元,同比增長39、1%;實現利潤300億元,同比增長20、5%,實現稅金100億元,同比增長9%。中國國際經濟發展研究中心行業特邀研究員羅百輝表示,在全球經濟緩慢恢復後呈現加速發展態勢以及國內經濟形勢持續向好的方向發展的大背景下,電子製造業經濟運行繼續保持了良好發展態勢,全行業經濟增長迅速加快,出口繼續大幅度增長,產銷銜接進一步趨好,經濟效益明顯改善。羅百輝認為,推動行業取得良好增長態勢的主要因素在於:外商
投資企業對全行業增長的拉動進一步增強;電子產品進出口在全國進出口為逆差的情況下實現
貿易順差;全行業上繳稅金情況明顯好轉;重點產品產銷發展勢頭良好;大企業集團繼續作為拉動全行業經濟增長的重要力量;各地區經濟發展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長。
三、IT電子製造業投資機會及風險分析
(一)、 IT電子製造業仍將高速增長
1、IT電子製造業正進入新一輪高速增長期進入21世紀以來,電子製造業進入了新的一輪高速增長期,全行業發展速度大大高於全國工業平均增長水平,產業規模發展不斷擴大,第七年全行業完成產品銷售收入18800 億元,比第六年增長34%,比第三年已經翻了一番。羅百輝認為,IT電子製造業面進入新一輪的增長期,未來發展潛力仍然很大,市場需求將進一步穩中有升,電子通信類和計算機類產品將有較大幅度增長,全行業經濟效益繼續看好,銷售收入有望繼續保持30%以上的速度增長,利潤將保持10%以上的穩步增長。
2、IT電子及通訊設備製造業內部分化日益突出
儘管IT電子及通訊設備製造業整體發展前景看好,但行業內的各子行業的發展前景分化日益突出:
(1)、IT
電子元器件行業將高速增長
第八年電子元器件製造業增長景氣指數將逐步攀升,效益景氣指數將隨增長景氣同方向增長。近年來我國的電子元器件市場一直保持著較高的增長速度。未來我國計算機需求依然強勁,
汽車電子、
網際網路應用產品、機頂盒等的迅速啟動及飛速發展,將推動上游元件行業生產快速增長和效益水平穩步提升。同時,各類通信類產品需要大量的元器件,也將成為我國元器件市場發展的動力。而從未來三年的發展來看,隨著中國大陸IT,通訊,汽車的逐步普及和發展,電子元器件市場的需求增長將會在20%以上。行業周期的恢復和全球性製造中心向中國的轉移將為中國的電子元器件行業帶來更多機遇,加上政府對電子元器件行業的扶持,更為電子元器件產業的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障。總的來看,電子元器件行業是第八年電子製造業發展前景最為看好的一個子行業,值得重點關注。
(2)、 計算機行業重新進入快速增長軌道
整個計算機市場將重新步入快速增長的軌道,第八年增長率將達到18、9%,累計市場規模接近4000億元。在這其中,信息服務業仍是整個 IT 市場增長速度最快的:硬體市場在未來五年是16、4%的增長,軟體是19、5%,而服務的增長高達23、 6%,整個五年硬、軟體和服務的平均投資份額分別是60、1%、15、4%和23、7%。總的來看,2004 年計算機行業也將是高景氣、高增長的行業,發展前景也很看好。
(3)、廣電設備製造行業將穩步增長
廣電設備製造行業在第八年將穩步增長,儘管彩電市場銷量規模僅會小幅度增長,銷量的年均複合增長速度只有0、9%,但隨著廣電總局的大力推廣數位電視,數位電視和相關廣電設備製造業面臨著很好的發展機遇。總的來看,廣電設備製造業將保持穩定增長,數位電視推廣進程的快慢將直接決定行業能否獲得重大突破性增長。
(4)、通信設備製造業將逐步復甦
由於中國電信運營商的投資規模已趨於穩定,2004 年投資總額比第七年還小幅萎縮,行業內的競爭則明顯加劇,通信設備產品價格降幅較大,通信設備製造業復甦前景並不十分明朗。不過,受電信行業投資周期的影響和中國將在兩年內發放3G 牌照的預期,通信設備製造業將有可能在2004 年年底或2005年年初出現明顯回升態勢。
(二)、 IT電子製造業面臨的市場風險
IT電子製造業正處於高速增長期,不過,也面臨著很大的市場風險,行業本身的競爭力仍有待提高:
1、研發投入不足,創新能力不強,使行業的市場競爭力不足。
IT電子製造業是一個高投入、高收益、技術更新速度快的產業,沒有高投入,就無法創造出高技術水平的科研成果,也就無法實現產業快速的技術更新與升級,難以提高產業的全球競爭力。
2、出口面臨較大的國際市場變化風險。
入世以後,隨著中國在國際貿易中地位的不斷上升,中國企業出口面臨的反傾銷等貿易糾紛日益增多,使電子製造業的出口面臨較大的壓力。第七年,廣東電子製造業出口增幅甚至比第六年下滑了1、6 個百分點,與日益增多的智慧財產權訴訟和反傾銷調查有很大關係。
3、電子及通訊產品製造企業整體盈利能力不高,影響企業的持續發展能力。
從中國IT電子製造業規模最大的廣東省來看,第七年,廣東電子製造業增加值率為21%,低於全省製造業平均水平;全行業銷售利潤率為4、 0%,比全省規模以上工業低1、0個百分點。事實上,廣東電子製造業的銷售利潤率較低也反映了全行業的盈利能力低下,這其中主要原因是:目前電子製造業仍主要以加工和貼牌兩種生產方式為主,關鍵技術或零部件往往依賴於進口,缺乏自主智慧財產權的產品,制約了電子信息製造業效益的提高。另一方面,生產資料價格上漲對部分電子製造企業造成負面影響。第七年上半年,受生產資料如
鋼材和動力購進價格大幅上漲影響,使電子產品中的部分上游產品的生產成本增加,利潤減少。上游企業生產成本增加,又導致下游的電子整機產品成本增加,而整機產品為了取得更多的銷售業績,不得不降低產品價格,進一步縮減了整機產品的獲利空間。同時,整機產品企業反過來通過壓低上游產品的購進價,把價格下降的部分損失轉嫁給上游產品企業,也使得上游產品企業利潤空間減少。總的來看,隨著中國勞動力成本的逐步提高,中國電子製造業在全球產業鏈中的競爭優勢正逐步降低,急需提高產品技術含量,增加產業的附加值。
四、IT電子製造業的整體投資思路
1、行業總體效益判斷
從前面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出,電子製造業作為中國的第一產業,與其他行業相比,總體效益良好,並且具有很高的成長性,第八年銷售收入和利潤都有望保持10%以上的增長速度。對於銀行信貸資本來說,電子製造業的產業發展前景和收入來源前景都值得看好。而從第四章的分析可以看出,電子及通訊產品製造企業也很需要銀行信貸資本的支持,這也給銀行信貸資本帶來了良好的投資機會。電子製造業的資產負債率較低,第六年全國電子製造業全行業平均的資產負債率為56、3%,比第六年下降了0、8 個百分點;全行業全員勞動生產率同比增長10%,成本費用利潤率為6、5%,同比提高了0、9個百分點,分別高出全國工業水平1個和0、8個百分點;流動資金周轉率為1、6次,比上年加快了0、2次。總的來看,電子製造業資產負債率較低,財務狀況良好,償債能力較強,是值得放心的信貸對象。
2、大型企業集團和合資企業值得銀行信貸資本重點關注
銀行在做信貸分析的時候,需要認真分析信貸對象在行業中的位置和企業所有制性質。從前文分析可以看出,大型電子及通訊產品製造企業的效益狀況要好於小型企業。而從企業所有制性質來看,大型國有企業、外商投資企業的經濟效益比較突出,尤其是一些跨地區、跨行業、跨所有制和跨國經營的大企業集團,如普天、聯想、海爾、華為、創維、TCL等在行業中的支撐地位突出,值得重點關注。當然,以廣東、浙江為代表的民營電子及通訊產品製造企業在行業中的地位也正在提高,儘管企業規模相對要小,但經濟效益良好,比較適合中小銀行信貸資本進入。
五、IT電子製造業潛在投資機會
1、產業政策調整帶來的機會
按照第八年信息產業部的工作計劃,今年將加強全局性、方向性、戰略性問題的研究,加強產業政策的制訂、完善和落實工作。其中重點提出了全面貫徹落實國務院18號文件關於發展
軟體產業和
集成電路產業的各項政策和加快研究第三代移動通信發展規劃。
從目前來看,數位電視、軟體、集成電路、3G 是今後產業政策重點支持發展的對象,尤其是在第八年5月信息產業部確定電信運營商可自主選擇3G制式,以大唐電信為代表的國內3G電信設備企業面臨著空前的發展機遇,銀行信貸資本應密切關注數位電視、3G 等新技術帶來的投資機會,以謀求更大的收益。
2、應重點關注的地區及相關產品
從電子製造產業產業規模來看,電子製造業地域性分布明顯,產品生產主要集中珠三角、長三角、環渤海為主體的沿海地區省份,這些地區電子及通訊產品製造企業數量眾多,並且經濟效益突出,投資者應加以重點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