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由於美元指數反彈、地緣政治的原因以及國內外流動性緊縮的預期,造成黃金、白銀等貴金屬及銅、鉛、鋁、錫等基本金屬的全面下跌,美元的走強和國內外緊縮預期已成未來大宗商品走強的最大阻力。本周貴金屬價格和基本金屬價格大幅上揚,有色金屬板塊也經過連續的調整,出現報復性的反彈,從盤面上看,領漲的仍是稀土板塊和小金屬個股。
近日中國人民銀行公布了《2011年一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報告提到了圍繞保持物價總水平基本穩定這一宏觀調控的首要任務,2011年將交替使用數量型和價格型貨幣政策工具,加強流動性管理和貨幣信貸總量調控,保持合理的社會融資規模,促進經濟平穩健康發展。還提出下一階段,中國人民銀行將根據形勢發展要求,保持合理的社會融資規模和節奏,管理通脹預期。支持企業採取股權、債券等融資方式籌措資金。切實加強流動性管理,把好流動性總閘門。央行的措施是下一步加強通脹預期和流動性的管理,前者會抑制金屬價格過快上漲,影響消費;後者則會直接收緊資金流動性,二者中短期對於有色金屬板塊的影響都是利空。
相較於基本金屬板塊的震盪調整,小金屬板塊的狀況要好的多。近期各稀土氧化物價格保持平穩,上周除了銻、鋰、鈮、鉬等品種價格平穩之外,其餘品種均呈現不同程度的上漲態勢,其中銦漲幅8.33%,鎢漲4%,鍺錠漲幅為1.9%。去年熱炒的稀土板塊和小金屬板塊從近期表現看依舊強勢,其中中色股份、五礦發展、包鋼稀土、廣晟有色等有整合概念的個股領跑板塊,另外像風華高科、紅星發展、廈門鎢業、天通股份、金瑞科技等2010年業績大幅增長的稀土個股也讓投資者為之側目。
高盛集團近日表示,稀土供應的全球性缺口或於2011年達到峰值,2013年起可能逐漸轉為供大於求。高盛分析師馬爾科姆·索斯伍德表示,2011年全球稀土供應赤字達18734噸,相當於總需求的13.2%。2013年全球將出現稀土供大於求的情況,2014年供應過剩量將上升到5860噸,占預計需求的3.2%。該分析師預計,2011年及2012年稀土供應仍然很緊張,稀土價格在未來18個月內呈上揚趨勢。2013年會出現比較均衡的市場,至少豐富的輕稀土會有些許盈餘,在2013年至2015年期間稀土的價格會有所下降。
通過本周市場可以看到,雖然有色金屬板塊整體反彈上揚,但成交量仍然一般,基本金屬價格的上漲是板塊反彈的動力,整個行業缺乏熱點支撐,高鐵的投資和1000萬套保障房的建設還要尚待市場來檢驗。目前從二季度業績來看,稀土、鎢和稀土永磁概念板塊增長較大,黃金產業也有所增長,短期可以關注板塊業績增長較大的個股,但同時也要預防國內外政策調整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