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窗行業發展環境分析
中國正處在大規模城鎮化建設的階段,也是世界最大的建築市場。由於新城建設和公共基礎設施進程加快,在未來幾年裡,對建築門窗幕牆的潛在需求量將呈上升趨勢。僅以
木門為例,據不完全統計,2008年我國木門
產值約為600億元,2010年國內
門業產值則超過700億元,預計3年內有望突破千億元大關。據協會人士羅百輝考察,在東三省、內蒙古等地,40%以上的新建
住宅都使用了塑料門窗,而青島、大連則達到80%以上。目前,塑料
建材以其卓越的節能特性,已成為我國塑料行業的第二大支柱產業,年均增速超過15%。
羅百輝分析認為,門窗塑料行業之所以出現迅猛發展在於以下有利因素的影響:
首先,今年出台的我國出台的政策鼓勵
外商投資以塑代鋼、以塑代木等多個塑料建材項目,為塑料門窗帶來了大好的發展機遇,帶動行業的迅猛發展。
其次,近年來基礎設施建設投入力度的不斷加大,也為塑料門窗行業提供巨大的需求市場。按目前塑料門窗所占市場份額計算,大約每年約有1.75億平方米塑料門窗的建設任務。
第三、按照國家「十二五」規劃,節能材料和技術的未來市場容量可達數萬億元,為節能環保型塑料建材發展提供了巨大空間。
在看到行業發展利好因素的同時,還存在著一些不利因素:
首先,國家調整了外貿政策,對塑料製品出口從鼓勵變成限制。特別是出口退稅率下調以來,不少塑料製品企業因退稅大幅降低而減少了相關商品的出口,國內塑料製品的出口量一下子就降下來,而進口量則相應增加。
其次,近年來,國際原油價格持續走高,原料成本大幅增加,給塑料加工業帶來了極大衝擊。一方面,企業要承接上游帶來的成本轉嫁壓力;另一方面,企業的主導產品競爭激烈,難以進一步轉移成本,需要尋找新的突破口。
門窗市場由單一競爭向複合競爭轉變
隨著原材料價格的上漲,直接導致門窗市場競爭形式的加劇和多樣化,而由於市場份額的縮小和原材料上漲給商家帶來的利潤變薄,致使門窗市場由單一的競爭向複合型的競爭轉變。單一的競爭手段既難以獲取和保持競爭優勢,也無法滿足顧客多樣性複雜化的服務需求,呈現出多種促銷方式並用,服務、價格和促銷多種競爭手段組合的複合競爭態勢。
作為市場競爭中的重要因素,產品質量、產品款式、價格、服務等都成了門窗行業競爭不可缺少的競爭熱點。羅百輝表示:「如今的市場競爭不僅僅反映在產品質量的競爭,而是體現了多樣化的綜合競爭。拋開價格競爭,重點為服務的質量、水平、手段和程序等立體競爭不再停留對市場和顧客的爭奪,而是進一步擴展到技術、信息、人才乃至於戰略夥伴等多層面競爭。」
競爭目的轉變為爭奪顧客回頭率
很多門窗企業就是靠回頭客和口碑構成主要利潤來源,培育和保持這些顧客的「忠誠」直接關係到門窗企業的生存和發展。傳統的價格競爭方式難以適應市場變化。萬中建設負責人表示,隨著消費觀念的提高,消費者對服務的要求越來越強烈。因此服務質量、服務效率和服務創新等非價格競爭成為目前門窗市場的主要競爭方式。
從依賴內部優勢到內外資源並重
概念的轉變,在傳統競爭條件下,門窗企業依賴的是內部優勢,比如說產品質量、產品的品牌影響力等等。雅居士門業負責人談到:現在的市場競爭不光是通過自身的內部優勢,還需要通過自身資源和市場的炒作而展開競爭。形成內部優勢和外部力量的結合,注重門窗產品的質量,也注重門窗品牌的提升,注重服務力的提高都是很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