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北京舉辦的「低風速、高效率」風電技術暨投資回報研討會上傳出消息,國家能源局正在會同相關部門加緊風電接入電網和市場消納研究,其中著重提出部分省區的低風速風電開發和電網消納問題。
據悉,今年5月,國家能源局新能源與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長史麗山提出的「未來國家將支持在資源不太豐富地區發展低速風電風場」的表述,已經在市場加速了低速風場投資機會的探尋。
低風速風電是指風速在6-8米/秒之間,年利用小時數在2000小時以下的風電開發項目。不同於河北、內蒙和新疆等一二三級風區風速快、風力大,分布集中但離用電終端較遠的特點,低風速風電資源比較分散但非常接近使用終端。
愛建證券分析師穆運周表示,高風速地區的風資源已經相對飽和,低速風電的市場空間將達800億。
據統計,目前全國範圍內可利用低速風電資源面積占全國風能資源區的68%,「十二五」規劃中一億千瓦風機裝機目標里,有近2000千瓦份額將歸屬低速風電開發。有風機製造商透露,「受年初甘肅風電脫網事件的影響,加上風電行業出現的投資過熱、產能過剩無法消納等問題都直接促使了低速風電的加速開發。」此外,有行業分析師表示,若未來四類風區的標杆電價有所提升,投資熱情將更加高漲。
據悉,由於最近「三北」地區大規模風電基地的開發已基本接近飽和,而處於資源次豐富地區的低速風場項目開發仍有大片空白,市場空間巨大,多個處於該區域的省市擬定了低速風場投資項目合作計劃。
處於四類風區的安徽省政府就於今年4月出台文件指出,未來皖江要建兩個風力基地,同時,該省定遠、鳳陽、霍山、明光、霍邱等縣市都在接洽風電開發商,簽訂合作意向或建設項目,致力於引進風電項目。
「事實上,國內尚有很多這樣的低風速開發區,如安徽、湖北、福建和雲南等省。這些地區均距離電網受端較近,而且緊鄰耗電大省,能保證項目所發電量全額上網。」有業內人士告訴記者。
面對「十二五」期間低風速風電近10%的增長,低速風電風機設備需求將有顯著增加,多家行業龍頭企業也開始已布局低風速領域。日前,有券商指出,直驅式風機將更加適應低風速風場發電特點,但原先普遍採用的永磁式直驅機上游核心材料釹鐵硼的連番漲價,將使其替代產品電勵磁直驅機有更多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