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照明行業高速發展近二十年,除了持續增長的市場蛋糕外,行業企業、經營管理、品牌打造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多的成果。然而,目前行業企業數量極多,品牌集中度低的現狀仍然明顯,中國照明行業高度分散。中國照明行業的主要國際品牌公司包括飛利浦、通用電氣和歐司朗。根據中國照明電器協會的資料,目前中國有超過10000家國內品牌公司,但於2008年,前三家國內品牌公司的總銷售額僅占中國照明產品總銷售價值的2.5%左右。
節能燈是七十年代末由歐洲率先研發成功並小批量生產,八十年代初中國開始研發節能燈,並很快在國內研發成功並投入大批量的生產。因其勞動密集性的特點,從九十年代開始,中國的節能燈產量在世界所占份額中逐年擴大,到目前已達到世界產量的80%以上,出口到世界170 多個國家和地區,國際上著名照明公司,諸如飛利浦、歐司朗、GE 等都在中國貼牌生產,有些國家還將中國產節能燈作為政府採購項目。中國產節能燈技術水平和產品質量基本代表了國際最高水平。
近年來,隨著對能耗指標要求的重視,多數知名照明企業已經將產品結構調整為以節能產品為主,功能性、專用產品為輔的產品布局。這是世界照明行業的趨勢。
從格局上來看,目前中國照明市場基本上可以劃分為三大陣營,分別面向高端、中端和低端市場。高端市場陣營基本上以外資品牌為主,實力雄厚;中端市場陣營以國內本土一線照明品牌為主,在產品質量和價格上較有競爭力;低端市場陣營企業較多,產能分散,主要面向較低端的農村、城鎮個人用戶及建築集體用戶市場。對於節能燈產品而言,在競爭格局上基本符合中國照明行業格局的劃分。
圖表:照明行業競爭格局
競爭格局 |
主要企業 |
主要特徵描述 |
第一陣營 高端市場 |
飛利浦、通用電氣、歐司朗、西門子、松下等國際品牌 |
企業數量有限,相對成熟;其主要競爭點為功能、品牌形象;對中國市場的把握同時,要面對不斷崛起的中高端國產品牌的競爭;主要面向高檔社區、別墅、酒店、政府設施等工程用戶和少量高端個人消費者。 |
第二陣營 中端市場 |
雷士、TCL、佛山照明、 陽光照明、歐普、三雄極光、亞明、華藝等國內一線品牌 |
企業相對集中,並漸趨成熟;其主要競爭點在功能、品牌形象、外觀設計;擁有一兩個領導品牌帶動共同成長;主要面向城市商用房建設、基礎設施建設、行業用戶、個人消費者。 |
第三陣營 低端市場 |
國內眾多低端品牌 |
企業眾多,成熟度低;主要競爭點在價格、鋪貨;缺少絕對領導品牌,區域性散點競爭;主要面向農村、城鎮個人用戶及建築集體用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