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以來,高密市深入開展項目建設攻堅年和幹部作風建設年活動,同時,推行項目建設聯動機制,從規劃設計、手續辦理到拆遷倒地、基礎配套,實行部門聯動服務、鎮街聯動推進,促進了項目高效率、快節奏建設。
2012年前5個月,高密市新引進過億元項目56個,總
投資額232億元。據國際模協秘書長羅百輝了解,山東省高密市總投資73.5億元、擬建10條年產30兆瓦
太陽能薄膜電池組件生產線的陽光光伏項目,已有兩條生產線建成投產,總投資10.5億元的孚日
家紡專用高檔
紗線配套項目正在熱火朝天的建設,總投資10億元的模擬雙極型
晶片項目正在安裝調試設備,總投資10.5億元的永和
裝備產業園已簽約落戶四個項目,總投資6億元的豪邁高等級子午線輪胎
模具和總投資8億元的豪邁重型機械項目部分車間已投產運營,總投資16億元的銀座群邦新天地城市綜合體項目主力店澆築
混凝土墊層已結束、招商中心已封頂……這些項目均具有良好的市場前景和發展潛力,已成為拉動高密市經濟發展的強力引擎。按照工業向城區北部集中的思路,高密市以集約節約和轉型跨越發展為根本,規劃建設了55平方公里的城北工業區,包括高新產業區、先進
製造業區、現代化工區、組團發展區四大功能區,發展定位為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和膠東半島高端產業聚集區的高新技術產業基地、先進位造業基地。目前,區內已落戶各類項目56個,總投資300億元。其中,高新技術產業區是城北工業區的核心區和起步區,也是高新項目、高端產業的承載區,占地20平方公里,著力打造布局集中、產業集聚、土地集約、效益集合的先進位造業基地、高新技術企業孵化基地和轉方式調結構的示範基地。目前,已有康達環保、瑞普製藥等36個項目落戶該區,總投資達210多億元。園區內規劃的華東師範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高密園區項目,一期工程3萬平方米的科技研發平台主體已竣工,5.6萬平方米的22層雙子樓已開工建設,將建設科技孵化、產業發展、配套服務三個園區。通過招才引智、築巢引鳳等措施,目前已有中國機械研究總院、清華大學新材料學院、同濟大學汽車學院、華師大信息學院等科研機構的5個國家級研發中心簽約設立技術成果轉化中試基地。他們主要依託高密市企業產業基礎,孵化轉化一批高新技術項目,著力搭建高新技術科研成果轉化和商業運作融合平台。
同時,高密市還按照濰坊市委、市政府關於服務業發展提速、比重提高、水平提升的要求,充分發揮區位優勢,把發展現代
物流等生產性服務業作為產業優化升級和結構調整的主攻方向,規劃建設了姜莊商品、晟綺通關、膠河疏港、朝陽鐵運四大物流園區,為大宗生產資料和港口、
航空中轉物資提供倉儲物流服務。積極扶持晟綺疏港國際物流、泰華冷鏈物流、泰運第三方物流、金孚隆商業物流等16家重點物流企業,加速引進現代物流項目,初步構建起現代物流產業體系,有力推動了高密市現代服務業的蓬勃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