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分析 礦產行業分析報告 內容詳情
2014年我國礦業發展分析報告
 礦業 2014-07-10 15:01:28

      據環境保護部發布的重點區域和74個城市空氣品質狀況數據顯示,2013年,74個城市的細顆粒物(PM2.5)年平均濃度為72微克/立方米,可吸入顆粒物(PM10)年平均濃度為118微克/立方米,平均達標天數占60.5%,輕度污染天數占22.9%,中度污染天數占8%,重度及嚴重污染天數占8.6%。2014年第一季度,74個城市空氣平均達標天數占53.1%,輕度污染天數占24.0%,中度污染天數占9.8%,重度污染天數占9.9%,嚴重污染天數占3.2%。

  嚴重霧霾天氣主要是什麼原因造成的?會造成哪些不利影響?如何有效治理霧霾?在治理的過程中,礦業行業又有哪些機遇與挑戰?

  向粗放式發展亮紅燈

  霧霾是由於高密度人口的高強度經濟社會活動排放大量煙塵和各種顆粒物,超過大氣循環能力和承載度而形成的災害性天氣現象,是大氣處於污染狀態的表現,是特定氣候條件與人類活動相互作用的結果。

  霧霾對人體健康構成直接危害,增加了人們罹患呼吸系統疾病的風險。其中,可吸入顆粒物(PM10)能進入呼吸道,但部分可通過痰液排出;細顆粒物(PM2.5)則可以進入肺部和心血管系統,並吸附有害物質,引發哮喘、肺癌、心腦血管病等多種疾病。

  燃煤、機動車尾氣是霧霾形成的主要原因。環境保護部對2013年74個城市空氣品質監測結果的綜合分析表明,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是空氣污染相對較重區域;京津冀地區的空氣污染尤為嚴重,該區域13個城市中有11個城市排在污染最重的前20位;煤煙型污染、汽車尾氣污染與二次污染相互疊加導致的複合型污染特徵突出。

  煤炭是我國的主要能源。2013年,我國煤炭消費量達36.1億噸,在我國能源消費總量中占比達65.7%,約占世界煤炭消費總量的50%。這36.1億噸煤炭燃燒大致會產生4000萬噸煙塵、3000萬噸二氧化硫和2600萬噸氮氧化物,僅燃煤發電排放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就幾乎占總排放量的一半。2013年,京津冀及周邊區域各省市煤炭消費量達15億噸,燃煤是導致該區域成為我國城市空氣污染最重區域的主要原因。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與綠色和平組織聯合發布報告指出,燃煤造成的污染占中國煙塵排放的70%,占二氧化硫排放的85%,占氮氧化物排放的67%,占二氧化碳排放的80%。

  同時,機動車污染也成為我國空氣污染的重要來源,是造成霧霾的重要原因。截至2013年底,我國機動車保有量突破2.5億輛,約占世界機動車保有量的25%。其中,汽車保有量達到1.37億輛,占機動車的54.9%。全國有31個城市的汽車數量超過100萬輛,其中北京、天津、成都、深圳、上海、廣州、蘇州、杭州等8個城市汽車數量超過200萬輛,北京市汽車則超過500萬輛。

  嚴重霧霾使得高消耗、高污染的增長方式難以為繼。李克強總理曾指出,我國發展中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問題依然突出,能源資源消耗多,環境污染重,增長的質量和效益不高,長期以來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增長方式已不可為繼。

  進入21世紀,我國經濟飛速發展,GDP一躍超過日本,成為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然而,在GDP急劇攀升、經濟快速增長的同時,我國的環境問題日益凸顯,霧霾天氣越來越多,嚴重威脅著人民群眾的健康。同時,嚴重的空氣污染問題也向粗放式發展亮起了紅燈。

  當前,我國正處於工業化、城鎮化加速發展階段,以能源、鋼鐵、冶煉、水泥等重化工業為主的產業結構,對資源環境造成的壓力還在持續增加。近年來,嚴重霧霾天氣不僅分布區域大,而且相對集中於中東部地區,反映了中東部排放強度高、產業布局過於集中的問題。低質量的GDP增長是「有毒的增長」。這就需要平衡好經濟發展、生態保護、公眾健康的關係。

  抓住治理霧霾的關鍵

  第一,減少燃煤污染是治霾的首要任務。基於「多煤、少油、缺氣」的基本國情,在可預見的未來,我國以煤炭為主的能源消費結構難以發生根本性改變。儘管煤炭消費量在能源消費總量中的比重呈逐年下降的趨勢,但由於我國能源消費總量逐年增長,煤炭消費量亦在增長。霧霾治理將會加快我國能源結構調整的進程,從而加快煤炭消費峰值的到來,這取決於政府治理環境污染的決心、清潔能源發展的速度等。

  燃煤會造成污染,但燃煤結構的不合理是燃煤污染加重的主要原因。在我國的燃煤結構中,發電燃煤量比例及採用先進煤炭發電技術的比例過低。發電燃煤僅占煤炭總消耗量的49%,遠低於已開發國家。因此,應重視煤炭消費進一步向燃燒效率高、治污水平先進的電力行業集中,大幅提高採用煤炭先進發電技術的裝機容量。此外,應進一步限制高灰高硫煤的直接燃燒,發展煤炭液化或氣化技術,鼓勵發展動力煤洗選,為不同用煤設備供應性質不同的、可滿足設計要求的動力煤產品。

  治理燃煤造成的大氣污染,以清潔能源替代燃煤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目前,天然氣作為重要的清潔能源在我國能源消費結構中的占比還不到5%,與24%的世界平均水平相差甚遠。除提高天然氣消費量和消費比重外,還應重視發展水電、核電、風電,拓寬地熱、淺層地溫能、再生水熱能等清潔能源的開發利用領域。

  2013年9月,國務院發布了《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提出控制煤炭消費總量,到2017年,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區域力爭實現煤炭消費總量負增長,逐步推行以天然氣或電替代煤炭,推廣使用潔淨煤和型煤。環境保護部等六部委(局)印發的《京津冀及周邊地區落實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實施細則》提出,到2017年底,通過淘汰落後產能、清理違規產能、強化節能減排、實施天然氣清潔能源替代等綜合措施,使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和山東省壓減煤炭消費量8300萬噸。

  第二,控制機動車過快增長,加快油品質量升級。國務院發布的《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提出,根據城市發展規劃,合理控制機動車保有量,北京、上海、廣州等特大城市要嚴格限制機動車保有量;實施公交優先戰略,提高公共運輸出行比例;通過增加使用成本等措施,降低機動車使用強度;採取劃定禁行區域、經濟補償等方式,加快淘汰黃標車和老舊車輛;嚴厲打擊生產、銷售環保不達標車輛的違法行為,不斷提高低速汽車的節能環保要求;大力推廣新能源汽車,北京、上海、廣州等城市每年新增或更新的公交車中,新能源和清潔燃料車的比例要在60%以上。

  提升燃油品質,嚴厲打擊非法生產、銷售不合格油品行為。2013年底前,全國供應符合國家第四階段標準的車用汽油;2014年底前,全國供應符合國家第四階段標準的車用柴油;2015年底前,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區域內重點城市全面供應符合國家第五階段標準的車用汽油、柴油;2017年底前,全國供應符合國家第五階段標準的車用汽油、柴油。

  《京津冀及周邊地區落實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實施細則》進一步明確,北京市要嚴格限制機動車保有量,天津、石家莊、太原、濟南等城市要嚴格限制機動車保有量增長速度,優化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城際綜合交通體系。

  第三,加快調整能源結構,調整優化產業結構。全國《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提出,推進煤炭清潔利用,加大天然氣、煤制天然氣、煤層氣供應,優化天然氣使用方式,積極有序發展水電,開發利用地熱能、風能、太陽能、生物質能,安全高效發展核電;到2015年,新增天然氣幹線管輸能力1500億立方米以上,覆蓋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區域;到2017年,原煤入選率達70%以上,煤炭占能源消費總量的比重降到65%以下,非化石能源消費的比重提高到13%,基本完成燃煤鍋爐、工業窯爐、自備燃煤電站的天然氣替代改造任務。

  修訂高耗能、高污染和資源性行業准入條件,嚴格控制「兩高」行業新增產能,建立以節能環保標準促進「兩高」行業過剩產能退出的機制,分區域明確落後產能淘汰任務,倒逼產業轉型升級。

  《京津冀及周邊地區落實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實施細則》進一步明確,到2017年底,北京市煤炭占能源消費的比重下降到10%以下,電力、天然氣等優質能源占比提高到90%以上。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和山東省現有煉化企業的燃煤設施全部改用天然氣或由周邊電廠供汽供電。北京市調整退出高污染企業1200家,天津市鋼鐵產能、水泥(熟料)產能、燃煤機組裝機容量分別控制在2000萬噸、500萬噸、1400萬千瓦以內,河北省鋼鐵產能壓縮淘汰6000萬噸以上,山西省淘汰鋼鐵落後產能670萬噸、淘汰壓縮焦炭產能1800萬噸,內蒙古自治區淘汰水泥落後產能459萬噸,山東省焦炭產能控制在4000萬噸以內。

  推進礦業綠色發展

  第一,落實主體功能區戰略,控制礦產資源開發強度。以霧霾的大面積頻發為特徵的空氣污染問題突出,以城市為中心的環境污染加劇,反映出資源高消耗、環境高污染的粗放式發展方式不可持續。

  中共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必須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著力推進綠色發展、循環發展。按照人口資源環境相均衡、經濟社會生態效益相統一的原則,控制開發強度。加快實施主體功能區戰略,堅定不移地實施主體功能區制度,嚴格按照主體功能區定位推動發展,建立國家公園體制。

  據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13-2018年中國煤炭行業市場調查報告》了解,以煤炭為主的礦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產業。推進礦業綠色發展,首先要樹立生態文明理念,嚴格按照優化開發、重點開發、限制開發、禁止開發的主體功能區定位,妥善處理礦產資源勘查開發利用與生態環境保護的關係。礦產資源規劃、地質調查工作部署、成礦遠景區劃、整裝勘查區和礦產地戰略儲備區選定,應當符合全國主體功能區規劃。

  要控制國內礦產資源開發強度,充分利用境外礦產資源。我國大多數礦產資源已處於高強度開發和過度開發狀態,已逼近或超過資源環境承載力。我國石油可采儲量占世界的1.6%,年產量占世界的5.4%;天然氣可采儲量占世界的1.8%,年產量占世界的3.2%;煤炭可采儲量占世界的13.3%,年產量占世界的46.4%;鐵礦石儲量占世界的13.5%,年產量占世界的45.3%;銅儲量占世界的4.4%,精煉銅年產量占世界的28.5%;黃金儲量占世界的3.7%,年產量占世界的13.2%;稀土儲量占世界的50%,年產量占世界的94.6%。而世界礦產資源非常豐富,總體開發強度相對較低,應當從全球宏觀視野審視中國的礦產資源問題,以更加積極的態度參與國際礦產資源競爭與合作,更多地利用境外礦產資源。同時,繼續開展全國礦產資源調查評價及勘查,將查明的重要礦產地作為我國長遠的戰略儲備,在礦產戰略儲備區可以建立國家地質公園或國家森林公園,既可備未來之需,又可美化環境,為建設美麗中國做貢獻。

  第二,尋找清潔能源,加強國際能源合作。煤炭、石油的燃燒造成大量排放是霧霾形成的主要原因,尋找清潔能源是礦業在治理霧霾攻堅戰中的重大責任。一是要大力尋找低硫、低灰份的優質煤炭和低硫、輕質原油,減少煤炭、原油在加工利用過程中對環境的不利影響。推進天然氣快速發展,加大煤層氣和頁岩氣勘查開發力度。在滿足最嚴格的環保要求和保障水資源供應的前提下,加快煤制天然氣產業化和規模化步伐。二是加強鈾礦地質勘查,為安全高效發展核電提供資源保障。完善核燃料供應體系,滿足核電長遠發展需要。三是積極開展地熱、淺層地溫能的勘查評價,實現地熱、淺層地溫能的統一規劃、整體開發和產業化發展。

  加強國際能源合作,優先發展與俄羅斯、中亞地區的能源合作,鞏固發展與中東、非洲、拉丁美洲的能源合作。積極參與境外油氣資源合作開發,更多地開發利用境外油氣資源。鞏固拓展進口來源和渠道,擴大石油貿易規模,增加管輸油氣進口比例。以稀缺煤種和優質動力煤為主,穩步開展煤炭進口貿易。

  第三,推進綠色礦山建設,節約集約利用礦產資源。霧霾常態化向我國礦業粗放式發展亮起了紅燈,未來的礦業發展必須轉型升級、轉移淘汰,提高我國礦產資源勘查開發利用的環境門檻,走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綠色發展道路。

  全面推進綠色礦山建設。按照國土資源部提出的國家級綠色礦山必須具備依法辦礦、規範運營、綜合利用、創新技術、節能減排、環境保護、土地復墾等9項基本條件,進一步擴大綠色礦山建設試點示範的範圍,樹立一批開採方式科學化、生產工藝環保化、閉坑礦區生態化、礦產資源利用集約化、企業管理規範化的先進典型。力爭到2020年,全國大中型礦山基本達到綠色礦山標準。

  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在礦產資源勘查、開發、利用的過程中,節約集約利用資源,推動資源利用方式根本轉變。通過設立「示範工程」、推進「示範基地建設」等方式,引導礦業企業加強低品位、難選冶、共伴生礦產資源綜合開發利用,發展推廣節約與綜合利用高新技術,實行礦山最低開採規模標準,分礦種制定開採回採率、選礦回收率、綜合利用率指標。發展潔淨煤技術,推進煤炭高效清潔利用。加快石油煉製企業升級改造,提升燃油品質。在鋼鐵、水泥、化工、石化、有色金屬冶煉等重點行業全面推行清潔生產,推進資源再生利用產業發展,不斷提升礦產資源開發利用效率和水平。

熱門推薦

相關資訊

更多

免費報告

更多
礦業相關研究報告
關於我們 幫助中心 聯繫我們 法律聲明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1895號
閩ICP備09008123號-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