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機械是中國裝備工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概括地說,凡土石方施工工程、路面建設與養護、流動式起重裝卸作業和各種建築工程所需的綜合性機械化施工工程所必需的機械裝備,稱為工程機械。它主要用於國防建設工程、交通運輸建設,能源工業建設和生產、礦山等原材料工業建設和生產、農林水利建設、工業與民用建築、城市建設、環境保護等領域。
據中國報告大廳了解,隨著我國經濟快速增長、內需擴大、基礎設施建設持續升溫,中國工程機械市場迅速膨脹,躍居為全球最大的工程機械市場。而配套件行業作為工程機械大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工程機械的快速發展也得到了長足進步,並形成了一定的規模。但與國外已開發國家同行業相比依然存在很大差距,其自身也存在諸多弊端,如何突破自身與外部帶來的重重困擾,對我國配套件乃至機械行業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據宇博智業市場研究中心了解,成本利潤雙擔憂工程機械配件企業難以承受之困,配套件行業市場相對比較混亂,沒有相關的規範標準。一方面,原材料及運輸成本一直增加;另一方面,主機企業在採購所需配套件時也不斷壓低採購價格,無序的競爭使他們不得不承擔更多的成本壓力。雙重壓力下要保證生存空間唯一能採取的有效方法就是降成本,保利潤,但這樣做卻往往都是以犧牲產品的質量為代價的。
因此,在借鑑國外工程機械配套件先進發展模式的同時,還要系統化地梳理國內工程機械配套件自身的不足,因此提升國內工程機械配套件的競爭力顯得尤為重要。首先,中國工程機械配套件行業需要加強與主機企業之間的溝通與交流。根據主機企業產品需要進行有規劃、高標準的生產,同時積極尋找與主機企業產品要求以及國外同行業產品之間的差距,進行攻關。其次,需要工程機械配件市場規範性操作。據調查了解發現,我國工程機械配套件企業對市場重視不夠,沒批量將配套件產品提供給流通領域和維修配件市場。再次,加強國外先進技術的引進與合作,學習主機企業,瞄準國際市場進行產品出口。目前,國家又出台了激勵政策,鼓勵產品出口,在出口信貸和出口退稅等方面給予了一些優惠政策。工程機械配套件的出口價格要比國內銷售價格高很多,而對國外採購商來說又很便宜,可以說是個雙贏的事,了解更多請查閱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14-2020年中國工程機械行業市場分析與發展趨勢預測報告》。最後要認真分析潛在市場。比如從國外的工程機械巨頭收購國內小企業的案例來看,國外巨頭之所以進駐中國,主要是想通過將產品本土化,打開中國市場,占領高地,通過如上分析,就為我國配套件行業提供了機遇,有些國外的產品要求配套件水平很高,且量也大,如果能夠成為其未來的配件供應商,將對我國配件企業未來的長足發展與技術改進起到很大的促進作用。
總而言之,我國的工程機械配套件企業想要突破自身與外部帶來的重重困擾,就要對內加強與主機企業的溝通,對外加強國際合作與交流,通過技術創新與品質提升壯大自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