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分析 汽車周邊行業分析報告 內容詳情
汽車後市場發展趨勢2016年分析:將達到萬億
 汽車後市場 2016-11-25 10:52:18

  不可否認的是,汽車後市場的發展前景廣闊已是業界的共識。無論從汽車產業已經成為國家的支柱產業,還是從目前中國汽車市場年汽車產銷已經穩居在2000萬輛以下,亦或是中國已近3億輛的汽車保有量 等,就可以看到中國汽車後市場蘊藏的巨大財富空間。汽車後市場發展趨勢2016年分析內容如下。

  在資本和網際網路「野蠻人」眼中,汽車後市場是一個「尚未穿鞋」的市場,巨大的蛋糕吸引了巨頭們的爭奪。

  數據顯示,截至2015年底,中國汽車的保有量突破1.7億輛,2015年汽車的年銷量為2459萬輛。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秘書長師建華預計,2016年中國汽車的銷量增長約為8%,且接下來幾年基本維持在6%~8%的增速。

汽車後市場發展趨勢2016年分析:將達到萬億

  每輛汽車維修、保養的需求都是剛需,2015年汽車後市場的規模就已達到8000億元,「我們發現,在保修期內的汽車,70%的車主會選擇在4S店做維修保養,但保修期外,70%的用戶從4S店流失。」北京北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黃磊說。目前車主們的車平均車齡在3.5年左右,未來「高齡車」「二手車」車主們更加願意選擇非4S店渠道維修保養,因為性價比更高。2016-2021年中國汽車後市場行業市場供需前景預測深度研究報告判斷,汽車後市場未來5年的年複合增長率將超20%,今年市場規模就將達到萬億元,未來5年或達到兩萬億。

  中國汽車後市場有這樣六個趨勢值得關註:

  趨勢一,市場規模正呈現爆發式增長

  2009年,汽車爆發式增長在今後幾年將完全進入後市場,配件、服務需求強勁,而4S體系過去5年增長乏力,滿足每年新增的2000萬的增量已經力不從心。一線城市限購限行限外遷等政策導致北上廣等城市的二手車價格下跌,一二線城市新車多,4S體系強大,而三四五線市場老舊車型將不斷增多,車主購買保險意願低,保養不及時,維修力量薄弱,後市場在這裡有很多創新機會。此外,高檔車市場份額在增加,這類車主消費慷慨,專修此類車型的商業機會不容錯過。大量湧現的報廢車使得零部件再製造產業商機提前出現。

  趨勢二,保養維護比修理重要

  隨著車聯網落地,汽車的電子系統越來越複雜,雖然可能導致故障率增加,但更重要的是,主機廠藉助車載電腦和傳感器,可以預先判斷故障,這會大大降低非正常故障的發生率。

  保養和維修的智能化、個性化會改變現有的4S服務模式,但前提是廠商願意邁出這一步。與此同時,由於車輛正越來越像一個會跑的電腦,這使得它發生故障的機率在增加,智能化、及時的維修服務變得重要——車主對車聯網系統的軟體服務要求、頻率,可能高於對車輛本身的服務要求,大量的抱怨可能由此而來,主機廠需要為此做好準備。

  趨勢三,網際網路以及移動網際網路向後市場加速滲透

  過去10年,中國後市場車間裡最大的變化是增加了更多高科技診斷設備,比如車載電腦診斷儀、四輪定位儀、專用示波器、專用電錶、尾氣檢測儀等等,4S體系普遍已經具備電子配件目錄、網絡化維修資料、智能診斷系統,一些廠商已經具備了遠程診斷系統。

  隨著移動網際網路的爆發,車主對線上服務諮詢、詢價、發現最優服務商的需求在增長,這使得很多風險投資開始向後市場的O2O投資。主機廠、汽車門戶和垂直網站、中小創業者都已經在嘗試建立自己的O2O網站,試圖建立配件商、服務商、車主的B2B2C平台,由於服務的非標準化,這類平台會受限於區域,短期內恐怕都難見全國性的成功範例。

  趨勢四,借網際網路的服務連鎖將挑戰4S連鎖體系

  隨著新車銷售放緩,主機廠的4S擴張也遇到瓶頸,盈利能力下滑困擾著大多數4S店總。由於配件供給受制於廠商,4S店內的服務盈利能力必須定位高端用戶群,這部分用戶的品牌敏感度很高,雖然售後服務可能會貢獻50%以上的利潤,但如果未來不走向網際網路,4S的售後基本無力進行服務品牌營銷。另一方面,過去10年多數全國性的快修連鎖都告失敗。但網際網路在客戶、服務商、競價等領域可以發揮資源集約化優勢,這使得困擾後市場的眾多問題有可能得到解決。由於已經質保期外的存量汽車規模已經大於新車和質保期內車輛,而這部分車輛的服務需求更強,網際網路連鎖服務體系一旦成功,有可能逆轉5%的4S店獲得50%的後市場服務利潤的現狀。

  趨勢五,商用車和專業車服務外包需求將越發顯著

  過去10年,的士、商用車車隊、公務用車等非私家車的服務是以壟斷性的定點維修或者集團採購方式完成的,由於供需雙方地位部隊等,或者由於公務車由政府或者機構買單,都使得這部分的服務利潤極高而公眾並不知曉,創業者難以參與競爭。但隨著整個社會對公平、透明的要求增高,專業的服務機構會更好地滿足這類專業車隊的需求。與此同時,隨著物流卡車車隊規模擴張,比如誕生1萬輛卡車的物流車隊。隨著共享汽車、租車公司規模擴張,都會使的服務於這類專業車隊的機構有全新的商業機會。

  趨勢六,零部件企業後市場業務從B2B轉向B2C

  過去10年,由於新車市場高速增長,國內的零部件企業幾乎都開足馬力為主機廠提供OEM產品,對後市場採取了傳統B2B零部件銷售模式,由於批發商的存在,零部件生產企業對終端用戶的需求一無所知,這就給了一些無緣OEM的零部件小廠生產「高仿」件的機會。比如途觀一上市,就有零部件公司高價買來一輛拿回去拆解,仿製出齊全的附件和配件,比主機廠更迅速地進行市場鋪貨。哪款車型熱銷,這類小型零部件公司就會購車拆解仿製,能否在市場上買到某款車的高仿附件已經成為判斷一款車熱銷與否的指標。

熱門推薦

相關資訊

更多

免費報告

更多
汽車後市場相關研究報告
關於我們 幫助中心 聯繫我們 法律聲明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1895號
閩ICP備09008123號-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