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2016年空調市場的格局,雖然一些品牌顯示出強烈的反彈跡象,特別是在線上渠道,品牌排序換位明顯。但從行業整體來看,挑戰與顛覆品牌格局還是難以實現。
行業走勢千曲百回
2016年的國內空調市場,經歷了冰火兩重天的大落大起,跌宕起伏的走勢令業內難以捉摸。上半年,由於持續兩年的大庫存,壓的廠商喘不過氣來,價格戰一直延續到五一前後,業內對市場預期普遍悲觀。市場銷售也呈現出萎縮的跡象,直至傳統旺季五一市場都沒有起色。當時業內預計,2016年市場應該是一個去庫存的回落態勢。
進入下半年後,受兩個方面的影響市場異軍突起。一方面是2016年出現全國性夏季高溫氣象條件,特別是長江流域這個空調主銷區域持續高溫。受持續高溫的刺激,應急需求爆發,甚至導致一些廠家在7月下旬已是無貨可賣。
另一方面是進入2016年房地產又一次出現升溫現象,房價上漲迅速,創出歷史新高。在樓市火爆的帶動下,新購房裝修市場也是急劇升溫,與空調旺季的疊加,形成了2016年空調市場的火爆局面。
2016年空調市場的火爆局面一直持續到9月中旬,受到房地產再次受到調控的影響,有短暫回落。之後,「雙十一」期間,電商又帶動了一波年末市場高潮。如此曲折的市場走勢,極大的考研了空調操盤手們的智慧,也對品牌格局的變化造成一定影響。
格局穩定前三難變
從2016年空調行業的品牌格局上來看,雖然市場起伏曲折,主流品牌也都抓住了市場突然啟動帶來的機會,通過品牌與產品的優勢,強化旺季營銷,展示出行業一線品牌的優勢。
從數據上看,格力、美的、海爾為第一陣營的品牌格局穩固,市場銷售額占比超過71%,較上年略有增加。
格力、美的、海爾傳統三強形成已多年,各自在市場有著不同的取勝法寶和特點。格力憑藉多年修煉完善的渠道,一旦市場需求爆發,獨特的壓貨模式就會爆出驚人的能量,今年也不例外。當然,格力2016年圍繞入股珠海銀隆進入新能源汽車鬧得沸沸揚揚,客觀上起到了提升格力品牌曝光度的作用。
美的在家電的綜合實力較強,可以在市場上形成諸多家電產品的互動互補,維持平穩也不在話下。同時美的在向高端轉型上初見成效,高端產品的結構比例有了大幅提升。特別是2016年美的收購義大利著名的中央空調企業 Clivet 80%的股權,增強了國內經銷商對其的信心,也對美的品牌形象提升意義重大。
海爾空調在產品上具有領先地位,在2016年智能家電成為熱點時,海爾的產品優勢就凸顯出來,以此了形成高端產品在業內的帶動作用,並且帶動了海爾在年內的穩健增長。當然,海爾品牌無疑是家電領域最具影響力的,況且在2016年完成了對美國GE的併購,這不僅對用戶選購增進實力感,也大大提振了渠道經銷商的信心。
2016-2021年中國冷暖空調行業市場需求與投資諮詢報告顯示:總體來說,第一陣營是行業的領跑者與風向標。每一次行業的動盪與變革,都是從第一集團率先開始。2016年家電的智能化浪潮就是從海爾、美的開始。據監測,目前智能空調的比例在白電中最高,已經達到16.1%的滲透率。未來在空調智能化還是要看海爾、美的的引領。格力雖然在規模上最大,但強勢是在於渠道,而在智能化布局上顯然已經落後。
中線品牌躍躍欲試
盤點2016年空調市場,二線陣營品牌活躍也是一個基本的特點。國內空調行業,經過多年的市場競爭洗牌,現存的活躍二線品牌也已經不多,能夠提得到名的也就十家左右。但是,二線品牌是最具挑戰和活躍的品牌。
特別是近幾年線上渠道崛起之後,很多品牌看到在線下渠道難有作為,就把精力放在線上渠道。有些品牌幾乎是放棄了線下,主攻線上。在短時間內,這一措施還是確有效果。一些品牌雖然在整體並不強勢,但是在線上去能夠遊刃有餘。
2016年在二線品牌中,最為活躍並且增長速度較快的當屬奧克斯、TCL和志高。在線上渠道TOP10品牌中同比超過120%增長的分別是奧克斯、TCL和長虹,其中奧克斯空調線上占比超過20%,新晉為線上排名第一。
但是,僅在線上渠道強勢還不足以在整體市場中掀起大浪。因為,線上渠道占據整體空調的份額僅為15.7%,並且隨著用戶在線上購物的新鮮感淡去後,線下實體店對空調這樣體驗感對購買意義重大的渠道肯定會有回潮。就此而言,線上渠道的發展在目前來看,還不足以影響到空調行業的整體品牌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