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機汽車近日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2016年1~12月我國累計進口汽車104.1萬輛,累計同比下滑3.4%。雖然仍是負增長,但相對2015年的-24.2%而言,已實現了大幅度減緩的利好態勢。不過,2017年剛剛開年我們也迎來了進口現代和柯尼塞格退出中國市場的消息。進口車市的寒冬真的結束了麼?
2016年進口車市正在復甦?
據國機汽車市場營銷部高級經理王存講述,2008年全球經濟危機後,在四萬億計劃政策的刺激下中國的汽車市場相對較好,世界各國車企紛紛將目標聚焦在了中國車市,致使進口量大增。看起來好像是蒸蒸日上的進口車市場,其實已經因為過度壓庫而形成了供大於求的市場狀況。」於是2015年開始,經銷商終於迫於壓力不得不減少進口量,大規模去庫存成為首要任務。因此,當年的汽車進口量大幅減少,同比下滑高達24.2%,終端優惠的平均降幅也達到了11.8%,創下2012年以來的最高值。
不過,2016年中國進口車市整體市場的進口量下跌得以大幅度緩解,王存分析其主要原因正是因為經銷商去庫存的工作已接近尾聲,而庫存壓力減小後自然要新增進口車的數量」。但市場整體庫存壓力只是相對有所減輕,並沒有完全消失。據國機汽車的數據顯示,2016年12月行業庫存3.4個月,雖低於2012年同期水平,但仍高於2013年的水平。
不過值得欣喜的是,在2016年進口車市進口量雖然仍處於負增長態勢,但進口車市仍出現了兩個新的亮點。據國機汽車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在一系列利好政策的帶動下,2016年11月和12月平行進口車的銷量實現了爆發性的增長。還有新能源方面,有數據顯示2016年1~10月新能源汽車進口數量為10402輛,同比上一年的2968輛增長超過2.5倍,份額占整體市場的1.3%。但由於所占份額較少,它們不能對整體市場的漲跌起到決定性的作用。
業內人士表示,從2016的中國進口車市場表現來看,可謂是趨於平穩復甦的狀態。而2017年開始庫存壓力逐步減小的同時,購置稅政策延續,優惠稅率為7.5%,符合業內預期,也將會繼續刺激小排量進口車市場的增長。
進口車市的寒冬結束了?
不少業內人士紛紛表示2017年對於中國進口車市而言將是個好年頭。對此王存表達了自己的看法:「雖然庫存壓力猶存,但說2017年是好年頭也未嘗不可,因為這是相對2015年和2016年而言的。2017年將會結束去庫存的壓力,從而實現正常市場循環下的補庫,進口量自然會水漲船高。」
但國產化加深的趨勢是不可避免的,未來將會影響到進口車的市場需求量,有業內人士如此表示。雖然沒有官方公布,但進口現代在2017年1月退出中國已成事實,究其最大原因就是主銷車型新勝達國產後,沒有再推新的主力車型而導致的,經銷商無利可圖、嚴重虧損。
同時,據國機汽車正常進口細分市場的數據,2016年在其他細分市場走勢都有所好轉的前提下,A級車型卻受到國產化的影響,銷量累計增速持續下滑。而據國機汽車發布的《中國進口汽車市場發展研究報告(2016~2017)》也表示:「展望『十三五』期間進口汽車市場的發展,市場供給仍將是決定因素。隨著量銷車型國產化,供給將大幅減少,特別是A和B級細分市場,整體市場規模逐步下降,預計2020年進口車市場規模在90萬輛左右。」
進口車市的未來將如何
如果銷量將逐步下降是大勢所趨,那進口車經銷商該何去何從呢?對此王存表示:「對於廠商來說,不論國產比例多少綜合下來都會有穩定的盈利,而進口車經銷商日後在銷量方面可能會受到影響,但利潤並不是單單由銷量決定的。」
有業內人士表示,進口車型對汽車品牌在中國市場的意義不僅僅在於盈利,還具有塑造品牌高端形象等作用,因此相信廠商也將會重視並保護進口車經銷商的利益。例如雷克薩斯2016年的「零庫存」營銷變革就是很好的例子。